借助蛙哈哈的成功经验,钟啖淡认识到掌控水源即可长期盈利。
于是,他决定不再依赖宗庆侯的蛙哈哈,着手打造自已的水源体系。
之后,钟啖淡收购了千岛湖的淡水开发权,创立千岛湖饮用水公司,与宗庆侯的蛙哈哈形成竞争关系。
这让宗庆侯更加厌恶他。
如今,钟啖淡再次试图接近徐文容,宗庆侯担心他会暗中使坏。
因此,他对钟啖淡保持高度戒备。
钟啖淡此次拜访徐文容,意在争取全球动力对千岛湖水资源的投资支持。
全球动力若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入,千岛湖水源开发显然具备显著的商业潜力。
钟啖淡或许是想抢先一步,向徐文容推介千岛湖项目,以获得全球动力的助力。
一旦资金注入千岛湖,蛙哈哈将面临不利局面。
宗庆侯对此感到愤怒,他认为钟啖淡的千岛湖饮用水公司不过是模仿蛙哈哈的经验建立起来的。
钟啖淡并未察觉宗庆侯的心思,只是一脸平静地微笑着。
他对宗庆侯并无歉意。
饮用水行业并非蛙哈哈独家领地,其他企业同样有权涉足这一领域。
自然界的水资源属于公共资源,并非任一企业的私产,各家企业皆享有平等的发展机会。
然而,在宗庆侯看来,唯有蛙哈哈配得上销售瓶装水,其他公司涉足此行业都不可接受。
这种观念本身就不合理。
行业繁荣需要多企业共同推动,形成良性竞争,促进行业发展。
自然界的资源开放共享,只要合规合法,每家企业都应享有公平的竞争环境。
钟啖淡凭借自身努力取得了千岛湖淡水资源的开发权,这是一种正常的商业活动,不应受到无端压制。
实际上,正是钟啖淡的千岛湖与宗庆侯的蛙哈哈之间的良性竞争,推动了纯净水行业的进步,提高了产品品质。
这才是行业健康发展的路径。
因此,钟啖淡毫无愧疚之感。
他的千岛湖项目仅是在正当竞争中为行业注入活力,提供更多优质选择,促使整体水平提升,对公众有益。
宗庆侯欲排挤对手,却阻碍行业发展。
单一企业长期掌控市场,难促产品优化升级。
钟啖淡不满宗庆侯的强势作风,认为其行为将使浙商圈失去活力。
宗庆侯的孤立策略非但未让钟啖淡屈服,反而激励他创立更卓越饮用水企业的决心。
他认为蛙哈哈的成功,自已同样可以复制并超越。
竞争虽有摩擦,但应以长远视角视之,使其成为行业进步的动力而非对立冲突。
双方目前暗中较量,此好胜心态虽带来压力,但也促使彼此突破极限。
若善加引导,可化为推动行业前行的正能量。
未久,张觅引二人至徐文容书房。
宗庆侯迫不及待发问:“会长,那位霍公子真能筹措到千亿资金?”他对传闻半信半疑。
徐文容微微一笑:“老宗,心存疑虑无妨,经商谨慎乃智者所为。
我可以明确告诉你,霍公子的资金真实可靠。”
宗庆侯神情微变。
他深知徐文容的洞察力,早年即在商界闯荡成功,识人精准,无人能欺瞒于他。
徐文容如此笃定,此事当属实无疑。
宗庆侯略作镇定,沉声说道:
“会长,即便他坐拥巨资,为何不优先选择燕京或沪城,反而来到浙省?”
“谁说他没在燕京和沪城投资了?”徐文容笑着回应。
宗庆侯和钟啖淡同时露出疑惑的表情。
“他的主要投资集中在燕京,同时也在沪城陆家嘴金融贸易区购入了一块地,计划在那里建造总部大楼。”徐文容示意二人落座,为他们倒上茶水后接着说道,“他这次来浙省纯属顺便,还是看在老先生的面子上。
这一千亿元的投资,其实只是附属项目,和燕京、沪城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宗庆侯与钟啖淡对视一眼,眼神中满是震惊。
一千亿只是顺带?
这简直不可思议!
两人一时语塞,被震撼得无以复加。
徐文容看着两人,轻笑一声,缓缓开口:“我和他在泰山浍相识,当时刘传志曾邀他前往泰山浍做客……”
随后,他将泰山浍之行的细节娓娓道来。
徐文容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化解两人之间的矛盾,希望他们不再局限于浙省这片小天地。
有了霍启煊的支持,他们的视野应该能够拓展到全国乃至整个亚洲。
**听完徐文容的叙述,宗庆侯和钟啖淡陷入沉思。
若真如徐文容所言,霍启煊在大陆的投资规模已达数千亿,并且未来仍会加大投入,这对他们而言无疑是颠覆性的消息。
一千亿对他而言不过是小事一桩,随手下出。
这表明霍启煊的资金几乎无穷无尽,能持续进行大规模投入。
这种实力让宗庆侯和钟啖淡感到匪夷所思。
霍启煊究竟从哪里获得如此巨大的资本?
他仿佛掌握了源源不断的财富,能够持续投入到不同领域。
这种状况远远超出了宗庆侯和钟啖淡的认知。
更让他们惊讶的是,按照徐文容的说法,霍启煊的许多投资属于长期战略性布局,短期内看不到收益,也难以回收成本。
这种投资方式宛如无底深渊,仅凭投入几乎看不到回报。
即便拥有再多的资产,也经不起如此挥霍式的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