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港岛:霍家三代,资本风暴眼 > 第235章 霍先生,是想到什么有趣的事了吗?

第235章 霍先生,是想到什么有趣的事了吗?(1 / 2)

轻松愉快的谈话中,时间悄然流逝。

接近浙省边界时,司机提醒大家做好准备。

穿过收费站,视野开阔,路旁是典型的浙省丘陵地貌。

绿荫环绕间,偶尔可见白墙灰瓦的农家院落。

“霍公子,欢迎来到浙省!”徐文容热情招呼,“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是创业安居的理想之地。”

“确实是一方宝地。”霍启煊点头回应,深吸一口带有湿润气息的新鲜空气。

车辆驶入浙省主干道,现代化都市景象逐渐显现,与沪城风格截然不同。

众人一边欣赏沿途风光,一边感受车速带来的畅快。

半小时后,商务车抵达杭城市中心。

随后,他们来到一座幽静雅致的园林,园内树木繁茂,湖泊点缀其间。

在园林深处,有一座古朴典雅的建筑餐厅,正是徐文容为霍启煊安排的下榻之所。

徐文容将霍启煊迎至一处占地广阔的江南园林。

园门为仿古木质结构,两侧竹林排列整齐,穿过竹林便是蜿蜒的小径。

园内树木葱茏,池塘边摆放着供人观赏锦鲤的设施。

远处隐约可见曲桥与流水交织的景致。

“这是静心园,”徐文容笑着说,“原为胡雪岩的私家园林,如今成为公园。

但园中的会所是我出资建造,专用于接待浙省友人。”

霍启煊点头微笑:“山水秀丽,人杰地灵,物华天宝,江南风光果然名不虚传。”

徐文容大笑:“霍公子过誉了。”

众人沿碎石小径前行,两旁松柏随风摇曳,偶见松鼠跳跃其间。

小径曲折,点缀着形态各异的奇石。

转过弯角,一座横跨小溪的小木桥映入眼帘,名为幽栖桥,过桥便是园林主体建筑。

桥下溪水清澈,锦鲤游弋其中。

“过了此桥便是静心居,园中主楼,一楼设为饭厅,二楼为雅房。”徐文容解说。

眼前出现一座典雅的江南四合院餐厅,虽规模不大,却布局精巧。

正房两层,灰瓦硬山顶,两侧厢房对称。

穿过月亮门,是一个精致的小庭院,花卉点缀其间,尽显雅趣。

“这就是静心居。”徐文容介绍。

“确实别具匠心。”霍启煊称赞。

众人跟随徐文容进入庭院, ** 摆放石桌石凳,四周种植名贵花卉。

天气寒冷,不便在庭院饮茶,不如移步茶室小憩。

徐文容话毕,带着众人来到静心居旁的小筑。

那是一座雅致的江南竹楼,墙身与家具皆由竹子手工打造,尽显江南民居特色。

穿过竹楼的月洞门,便见一间规整的茶室,梁柱、桌椅均采用趣味横生的竹制工艺。

墙上挂着数幅水墨画作,出自江南画家之手。

** 摆放着一套竹制八仙桌椅,四周点缀绿植鲜花,檀香氤氲,令人神清气爽。

此处环境清幽,实为品茶谈心的理想之地。

“霍公子请坐。”徐文容笑道,“先饮杯热茶驱寒,厨房已备好佳肴。”

霍启煊点头应允,众人依次落座八仙桌旁。

徐文容从一侧茶架上选取茶具与茶叶,取出紫砂壶,逐一嗅闻茶罐中的几种茶叶。

“今儿天凉,宜泡一杯养身的云雾毛峰。”他说罢,挑了几只紫砂杯,动作流畅地演示茶艺。

众人闲谈之际,无不被他的手艺吸引,纷纷赞叹不已。

片刻后,一壶香气四溢的茶便冲泡完成,秘书依次奉茶,满室茶香弥漫。

“此地氛围宁静,确是品茗佳处。”霍启煊饮下一口茶,感慨道,“不愧是江南人,懂得享受生活。”

北地文化粗犷豪放,重力量与速度;而江南文化更显细腻温婉,偏爱艺术与情趣。

衣食住行处处流露文人气息。

江南人钟情于细腻的纺织工艺,偏好穿着轻柔的纱、绸等质地的服饰。

饮食上,他们倾向于品尝江鱼虾及清淡佳肴。

建筑方面,注重精雕细琢,饰以繁复图案。

园林设计同样讲究,常设小桥流水之景。

这一切都体现了江南人对精致生活的追求。

相较北方建筑更注重规模与气派,如故宫般巍峨壮观,江南建筑则以其精巧典雅著称,苏州园林中的亭台楼阁便是典型代表。

北方寺庙宏伟大气,而江南寺庙则显得小巧精致。

两者共同勾勒出华夏民族多元的文化画卷,既有鲜明特色又不失整体统一,彰显了华夏悠久历史文化的包容性与凝聚力。

此次江南之行,霍启煊对华夏文化的认识更加深刻。

华夏文化博大精深,唯有亲身体验才能真正领悟其精髓。

即便许多华夏人对本民族文化也仅停留在日常或书本之中,缺乏实地考察,因此对其内涵理解较为浅薄。

霍启煊此行不仅是为了投资,更是为了深化对华夏文化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