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忙碌起来(1 / 2)

各方势力都在争分夺秒,力求占据优势。

霍振霆也留在燕京,协助接待来访的国际奥委会成员。

他们详细介绍了华夏的体育传统、申办方案及现有场馆规划,希望给评审们留下深刻印象。

同时,霍振霆还与其他申奥委员会成员商讨资金筹措事宜,推动新体育馆建设加速。

节后,各大工地再度忙碌起来。

停工的项目陆续复工,建筑工人重新活跃在高架之上。

搅拌机与起重机的轰鸣声此起彼伏,预示着新场馆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尽管距离下一次申奥还有三年时间,但实际上,筹备工作刻不容缓。

三年看似充裕,实则相当紧迫。

申办奥运是一项极其复杂且耗时的任务,从确认申办到递交最终报告,至少需要两到三年。

期间需完成大量前期调研与规划,评估现有设施并制定新建场馆计划,同时编制详尽的申办文件,涵盖交通、安保、运动员村等方方面面,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

提交申办报告后,申委会需迎接国际奥委会的实地考察与提问,申办城市须全面准备,争取更高评价分数。

若申办成功,从申奥至奥运会开幕尚有七年时间,但这七年同样忙碌,需建设各场馆、完善城市设施。

可见,从决定申办到奥运举办,整个流程长达十年,漫长而复杂。

申奥成功后,项目推进更是分秒必争,三年时间远远不够,必须提前规划。

对燕京而言,虽距申奥还有三年,却已需立即全身心投入备战。

这不是宽裕的时间,反而显得极为紧迫。

更重要的是,申奥期间还需应对国际奥委会的各类委员。

并非所有委员都公正无私。

申奥城市需妥善处理这些棘手人物,灵活运用人际关系。

这些委员掌握投票权,可直接影响申奥成败。

因此,各城市不得不迎合他们,满足其需求,才有望赢得选票。

这已成为公开的秘密。

哪个城市让委员更满意,便越有可能胜出。

然而,委员们的期望并不易达成。

他们利用职权索取各种优待与利益。

如奢华接待、高端娱乐、丰厚礼品。

甚至涉及灰色地带的利益分配。

若申办方无法满足,这票便难以争取过来。

所以对申办城市来说,面对这些委员犹如面对无底洞,需持续提供金钱与利益,方能满足其欲望。

霍家已被这些委员榨取不少利益。

霍振桓与霍振欧等人已返回港岛,那边离不开人掌控。

四大家族仍在伺机反击。

然而,这次并非单纯的“再投资”,而是带着强烈的报复心理,意图挽回过去的损失。

回想起他们在港岛的金融行动,最终以失败告终,巨额亏损不仅损害了经济利益,更刺痛了他们的自尊。

表面上看似常规操作,实则暗藏玄机——通过操纵汇率、做空港元等手段牟取暴利。

对此,港岛金融管理局已有所察觉,并采取紧缩货币政策,上调贷款利率以遏制此类行为。

然而,这种做法仅能在短期内奏效,若长期执行,必然阻碍市场流动性,影响整体经济运行。

因此,适度宽松银根成为必要之举。

尽管如此,这也给了对手可乘之机。

在此过程中,他们悄然聚集起庞大的投机资金,伺机而动。

若港岛金融管理局继续紧缩政策,可能会进一步动摇市场信心,适得其反。

因此,必须制定周密计划,在维持市场平稳的基础上,有效抵御潜在风险。

这注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较量。

GDG总裁办公室内,霍启煊放下手中资料,陷入深思。

早在赵器赴燕京汇报工作时,霍启煊便叮嘱他留意华尔街资本在 ** 金融市场的一举一动。

赵器没有辜负期望,迅速捕捉到华尔街资本的细微动作,并将详情整理成详尽报告,以传真形式送至燕京。

报告详述了华尔街基金在 ** 外汇市场上的异动操作,剖析了其背后意图及可能给 ** 金融带来的潜在威胁。

然而,目前这仅限于潜在风险,尚未形成实际威胁,这全赖霍启煊预先部署的金融防线发挥了良好的预警功能。

尽管他的行动仍在可控范围内,仍需未雨绸缪,绝不可存半点侥幸心理。

“是时候安排一次 ** 之行,将算法植入交易系统了。”霍启煊轻抚下颌,思索着合适的时间。

不对,在此之前,得先前往 ** ,将算法嵌入华尔街的交易系统。

“开学后,燕大会举办一场与沃顿商学院的交流活动,可以借此机会去 ** 一趟。”霍启煊心生计划。

霍启煊抬眼望向桌上的屏幕,灵界正在自主对话,持续吸收已获知的信息。

然而观察之下,他发现灵界的学习进度渐缓,提问也愈发简单,这意味着它几乎消化完了初始知识库。

现有资料已无法满足其快速学习的需求,正如孩童初涉世界时求知若渴,但随着时间推移,大部分知识被掌握后,学习热情便会减弱。

*

此时必须注入新知,方能重新激发其学习动力。

灵界正面临知识储备饱和的现状,亟需新知注入以拓宽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