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这样的安排都极为便捷。
一辆商务车缓缓驶入一条幽静的小巷,这片区域位于故宫“若水飞卢群”的另一端。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霍鹰东便在这儿购置了一处四合院。
实际上,原本燕京方面有意将这处宅子赠予霍鹰东,以表彰他对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发展的贡献,并为他在燕京提供一处长久居所。
然而,霍鹰东并未接受馈赠,反而提出出资购买。
他不愿利用职权获取任何特殊利益。
相关人员尊重了他的意愿,按照市场公允价格完成了交易。
这座四合院远非普通民宅可比。
占地面积广阔,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气息。
红墙灰瓦间,墙根遍植牡丹,正门上“霍家”二字苍劲有力。
推开朱红色的大门,眼前是一方天井,四周廊檐雕刻精美, ** 矗立着一座金碧辉煌的八角亭,亭中摆放一尊栩栩如生的雕像。
穿过天井便是主殿,其后有东西两厢,供家人居住。
庭院两侧各有一片花园,内有奇石假山、各类花卉树木,小桥流水点缀其间,亭台楼阁错落有致。
最深处是后花园,面积宽敞,可种植多种蔬果。
整座四合院采光良好,光线充沛。
檐下与廊边设有复古风格的靠背椅,可供休憩。
布局精巧合理,空间宽敞舒适,既保留传统风韵,又融入现代实用性,堪称匠心独运之作。
这座四合院原非这般华丽,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霍鹰东斥重金邀请传统工匠与园林大师精心改造,才成今日规模,堪称顶级豪宅。
商务车稳稳停在四合院门前。
霍启煊引领众人步入这座承载老燕京记忆的宅院。
“爸、妈,今晚先在这儿歇息,明日再去贵宾楼饭店,我已安排好接风宴。”霍启煊说道。
霍振霆点头回应:“行,天色已晚,明日再去探望你爷爷……”
他转头对朱绫说:“接下来几天,你和弟妹们去集市置办些年货,除夕前让这里喜气洋洋,营造出节日气氛。”
“明白!”朱绫应声道。
“霍大哥,我们告辞,春节再来给您拜年。”李禹爽朗一笑。
“无妨,你们初来燕京,还有很多事务需要处理,不必拘束。”霍振霆点头。
“小煊,我们先行一步,初一再来给您拜年!”李阚笑语盈盈,携父母离开四合院,回他们位于燕京的居所。
李阚早年已在燕京购置房产。
本打算在粤城过年,但李禹计划在燕京投资,加之霍家今年也决定在此过年,索性全家迁至燕京,顺带欢度新春。
待李家离去,霍府众人迅速忙碌起来。
房间早已分配妥当,整座四合院上下两层共十八间房,完全够一家人使用。
霍鹰东未归,仍驻贵宾楼饭店,直至大年初一才会返家。
留在饭店更便于出席内阁组织的除夕大会堂晚宴。
“小煊,你带上老二、老三、老四,到书房谈些事情。”霍振霆话音刚落,便率先迈步走出大厅正门,向东侧的书房走去。
霍启煊与几位叔叔紧随其后。
书房藏于四合院东厢深处,是宅邸中最气派的空间之一。
绕过月亮门和过厅,便是书房所在。
面积宽敞,约八十平方米。
** 摆放一张紫檀木大书桌,后置雕花靠背椅。
两侧高大的书架上,整齐排列着古籍与珍本刊物。
东墙上挂着一幅生动有力的《百鹿图》,尤为引人注目。
西墙挂满名家书画,琳琅满目。
北墙嵌入豪华酒柜,内藏美酒佳酿;南墙中部开有一扇玻璃推门,通向一个小庭院,内设奇石盆景供人欣赏。
红木地板纹理精致,无声无息。
天花板绘有飞禽走兽壁画,色彩斑斓。
书房布置严谨大气,兼具古典韵味与书香雅致。
待众人落座后,霍振霆目光转向霍启煊:“小煊,谈谈你近几个月在燕京的投资安排,让我们和你二叔回顾一下。”
霍启煊略一思索,开始叙述在燕京的投资布局。
他从燕云城、中观村项目讲起,有条理地总结了自已的规划。
他并未详述全部细节,而是择要概述了关键部分。
讲述时,他的语速平稳,言辞简练而有力。
重点部分着重强调,次要内容则略去不提,将布局与战略意图清晰展现,每一句话都掷地有声。
最后稍作总结后,他便从容地结束了谈话。
霍振霆、霍振桓等人静静聆听。
待霍启煊讲完,霍振桓竖起拇指说道:“大侄子,你确实比我们强不少。”
“二叔过誉了。”霍启煊笑着回应,“二叔,上次关于油轮的事情,给您添了不少麻烦。”
“哪里是麻烦,反倒让你二叔在包家人大展风采。
你居然要租油轮,开石油公司?起初包家人还有些不信,还是老爷子亲自解释才让他们信服,现在他们正紧锣密鼓地筹备油轮,只等时机成熟便可出海。”霍振桓笑得爽朗。
霍振霆看向霍启煊,沉思片刻后问:“小煊,老实说,开石油公司这件事,你确定没问题?”
“爸爸请放心,绝对没问题!”霍启煊信心满满,“相关手续已全部准备好,勘探权也拿到手了,只等商务部门批准即可正式运营。”
看着眼前的小儿子,霍振霆内心震撼不已。
霍启煊的成长速度让他惊叹。
短短数月间,这孩子便完成了很多超出他想象的大事。
不仅成功抵御了索罗斯,还收获了巨额财富。
起初,霍振霆还担忧儿子能否驾驭如此庞大的资产。
毕竟这么多钱,连他自已都未必能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