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石油(2 / 2)

甚至,要使大陆成为全球第一。

我们深信现有制度的优势会让我们日益强大,而港岛则会逐渐衰退。

“启煊,总设计师要做的,就是让所有反对的声音不攻自破。

我们只需专注于自身发展,当差距拉得足够大时,港岛的数百万人自然会认识到他们所坚持的制度将带来多大的损失。”

霍鹰东话音刚落,眼中满是震撼,思绪仿佛回到了那个与总设计师促膝长谈的夜晚。

正是那晚的对话,坚定了他的决心,使他义无反顾地支持总设计师的方案,并将整个霍家押注其上。

“煊儿,你小时候,爷爷没告诉你,其实我也曾徘徊不定。

前些年,前 ** 解体,对我们国家造成了巨大冲击,甚至差点酿成灾难。

那时我在北京,人心浮动,很多人开始怀疑信念,不知如何是好,高层也不例外。”

“大多数人对现有体制产生疑虑,滋生不该有的想法。

幸好,我们有总设计师,他以超凡的威望和能力稳住了局面,随后着手重建信仰、增强信心。”

霍鹰东神情凝重,接着说道:“失去前 ** 这个参照后,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方向在哪里?总设计师在这个关键时刻提出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思路。”

他语气中充满敬意与感叹:“‘摸着石头过河’,仔细想想就知道这句话多么大胆,需要多大的气魄才能说出口。

万一水深怎么办?万一有暗流怎么办?万一石头

“因此,有时你会看到大陆官员的保守态度,不敢贸然行动,总是先观望上级意见,这并非他们的无能,而是缺乏总设计师那样的胸怀和勇气,他们害怕承担重大责任。”

“但这也是种审慎负责的态度,因为他们背后站着亿万民众。

小老板走错路顶多破产,而他们若失误,则可能引发社会动荡,不得不谨慎。”

“总设计师提出改革开放、摸着石头过河,其实反映了大陆内部仍有顾虑,担忧是否会被资本操控,是否会侵蚀人心,导致社会变得极端自私与混乱。”

“煊儿,前方的道路注定布满荆棘,这些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探索未知时,代价与阵痛在所难免。”

“可若想复兴中华,这些挑战无法绕开,否则我们将始终受制于西方,后代也将永无出头之日。”

“为安定人心、增强信心,总设计师提出了这一新制度,前所未闻,史无前例,但它更像是为所有人开辟的一个试验场。”

“港岛便是绝佳的试验场所,它的稳定与繁荣能展现欧美模式的优点;而它的动荡与萧条则揭示其不足,这本身就是极佳的警示。”

“若此制度在港岛得以成功实践,未来便有可能推广至更广范围,港岛不过是个起点,真正的目标远不止于此。”

霍鹰东望着孙子,温和笑道:“总设计师早已规划周全,每一步都精心设计,我们只需遵循既定方针,低调行事,待时机成熟,收回失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势不可挡。”

“到那时,我们将拥有制定全球规则的实力,即便欧美也无力阻止。”

霍鹰东看着霍启煊,笑问:“听你二叔回来说,你打算请他同包家人租一艘油轮?”

“没错!”霍启煊点头回应。

“用来做什么?”

“运输石油。”

“从哪里运?”

“波斯湾。”

霍鹰东沉思片刻后说道:“我不追问你如何获取这些资源,你也不必告诉我,这是你的事务,自已妥善处理即可。”

“至于包家那边,我会替你打点好关系,他们也会协助你做好相关掩护工作。

你创立的安保公司在港岛运营得相当出色,不仅声名鹊起,员工队伍也在不断壮大。”

“这次负责从波斯湾运送石油,你得找一位经验丰富、值得信赖的专家,带领一支精英团队,在油轮上担任护航任务。

这么大一艘油轮,必须提防海盗,你能否搞定**?若无法解决,我将向内阁申请指示……”

“祖父,请宽心,我定能安排妥当。

此事绝不能牵涉官方,更不能让大陆的**公司介入。”

“这是个人行动,绝不可与 ** 相关联。”

霍鹰东点头表示理解。

他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是出于对孙子的关怀,才萌生了请求内阁协助的想法。

沉思片刻后,他又问:

“这批石油准备运往何处?”

“这个……我尚未决定。

港岛面积有限,容纳不下这么多油品,而且这里是国际金融中心,太过显眼。

游轮不能停靠港岛,需另寻其他地点。”霍启煊回答。

“启煊,告诉我,你能运回多少石油?”霍鹰东追问。

霍启煊略作思索,答道:

“具体数量难以确定,因变数太多,但若一切顺利,大概可装载300万桶。”

霍鹰东点点头,继续问道:

“你打算如何处置这些石油呢?”

“当然是赠予大陆。”霍启煊直言。

“不行,不可如此操作!”霍鹰东摇头否决。

霍启煊疑惑地望着祖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