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台风天(1 / 2)

第38章 台风天

忙成狗的蒋艺, 凑中午吃饭的时间终于在两个星期后给苏栀来了通电话,问她忙不忙,什么时候回来。

内容混混吞吞的, 像她嘴巴里含的那一口饭。

苏栀隔着手机都快能闻到她嘴里的饭味儿了,“你能不能先把嘴里的饭咽进去?”

“不能,那样会耽误时间。”蒋艺丝毫不考虑人感受。

“......”苏栀被强制理解。

蒋艺接下来用了一分钟来吃饭, 将近把饭吃完, 终于才又开口:“你这跟你老公刚在一起,就开始两地分居,还距离这么远, 心上人不在身边唉,能习惯?还有,给你说件事,周老师昨天已经离开学校去了法国调研, 听说也是时间不定, 估计你都还不知道吧!”

是不知道。

苏栀将手里的钢笔褪下笔帽,啪嗒掉在桌面。

她跟他的工作两不相干, 她知道周宴拾行程一直很紧, 所以从来不觉得有必须知道的必要。

周宴拾也向来不问她。

这样并不好, 苏栀何尝不知道。

“都没问过你, 你们什么时候办婚礼?”蒋艺再次开口,“我还等着能以朋友的身份出现,给你们随礼呢。”

周宴拾起初第一次登门, 苏栀记得很清楚,他将主动权就全交给了自己。

之后, 就没有之后。

苏栀对这个问题本能的排斥,直接岔开话题:“你这会挺闲的, 数据补完了?”

蒋艺唉哟了声,说她哪壶不开提哪壶,着急的又开始往嘴里扒拉饭,之后就挂了电话。

剧院工作人员刚巧探身往办公室里喊苏栀,她随即起身忙去了。

-

一个月后,《昨日北城》上线,整个林城广告栏里贴着宣传海报。

海报最右下方的边角处有一行小字,写着:编剧苏栀

苏栀坐在剧院对面的一家咖啡厅和曹冰因一起喝咖啡,曹冰因打趣儿人:“你这次是要大火的节奏,我看网上票卖的,已经又被抢光了,就请喝一杯咖啡啊?”就差把“你也太抠了”几个字说出口了。

勺子搅拌在杯底,苏栀笑笑,说:“改天会请吃饭,到时候别说约会没空。”

切!曹冰因撇嘴,“放心,肯定不会。”

多日来两人难得清闲,视线落在剧院门口的人来人往,陈礼一身西装装扮整齐的混迹其中,不过别人是进去,他是从剧院里边出来。也不知道要去做什么,脚步有点匆忙。

曹冰因目光悠悠不着痕迹的撤回在面前的咖啡上。

苏栀神色在窗外陈礼和曹冰因身上流转一番,挑了挑眉。

几日后,苏栀凑了个都空闲的时间带着工作室的大家一起找了家不错的川字号火锅店吃饭,苏栀请客,规格算得上好,她已经做好花掉自己一个月工资的打算。

因为人多,包间太小坐不下,大家伙商量了下,就在大堂位置分了两桌。

吃火锅其实在大堂吃也别有感觉,人多,有氛围。

点了餐。

等了没多久服务员开始上锅底。

苏栀过去前台要了两瓶白酒,每桌上一瓶。酒不算是最好的,但也花了她小两千块。又要了些橙汁和鸡尾酒,女同事不喝白酒的可以选择喝这些。

上了酒和饮料,大家都开始各自倒上,服务生这边也开始上菜。

“苏栀姐,作品这么叫座,恭喜啊。”旁边一内勤给人敬酒。

苏栀笑着端起杯子浅饮了口说:“谢谢,大家都恭喜。”一部作品承载了整个工作室同事间的相互协作。

“姐什么姐,人家长的像你姐么就乱喊,人还没你大。”另外的一男同事叫。

“只是出于尊重,懂?”

旁边人跟着笑。

大堂里熙熙攘攘,正是饭点的时间,这家火锅又算得上附近生意最好的,人尤其的多。

刚巧工作室有人过生日,订了蛋糕过来特意也在这里过,氛围出奇的好。

“刘鑫,你几岁?我该插几根?”帮忙插蜡烛的同事问。

乐器师刘鑫,也就是当初教苏栀弹琵琶的那个,笑着挥挥手,“你随便。”

“行,那三根吧。”说着同事插了三根,但觉得怪怪的跟上香似的,“再插一根吧。”四根,还是怪怪的。

“你不觉得一根就挺好的么?”周边一打扮精致的女生看不过去提醒。刘鑫少说有三十,肯定不会插三十多根,大多过生日都是插一根蜡烛来吹就行,有仪式感。她很想问帮忙插蜡烛的男士多久没过过生日了,但问出来似乎有点扎心缺德。

有人开始放生日快乐歌,大家跟唱,周边在座过来店里吃火锅的客人,有情侣有一大家子有朋友同事聚餐的纷纷往这边看。

甚至有人开始录视频,发小视频分享。

“刘鑫,许个愿吧!等不及了,主要是想吃蛋糕。”

不知谁冒出来一句,令旁边同事笑。

最后分了蛋糕,大大的两层蛋糕足够在场的工作室大家吃。

有人切有人分,刘鑫切了一块伸过胳膊穿过几乎多半张桌递给苏栀。

“生日快乐!”苏栀起身接,给人送祝福,蛋糕上有颗草莓,她用叉子扎在上面往嘴里送。

只听旁边不远处站着的服务生不知对谁说了句:“小姐,想要什么我帮您拿。”

前后不过两三秒的时间,苏栀立在那还没来得及坐下,半个草莓也还没放进嘴里,她手里端着的蛋糕连同托盘一起被突然冒出的女生直接一个力道摔在了苏栀脸上。

蛋糕的奶油滚落又染脏了苏栀身上的裙子。

接着又是迎面而来一杯酒泼过。

“只会抄袭的垃圾货色也配出现在公众视野?”女生声音很大,带着愤怒。

坐在苏栀旁边的陈礼反应过来立马起身将来闹事的人拦下,冲立在门口的服务生喊:“服务员!有人闹事不管的吗?”

旁边坐着的工作室同事开始熙攘一片:

“什么情况?”

“这女的什么人啊?”

“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昨日北城》的编剧苏栀,她剧情抄袭宋玉的小说《乱世》,不信大家可以去看。”来人是她口中叫宋玉的铁粉。

“我想你能说清楚,我哪个剧情,抄袭了你口中的作品?”苏栀头发梢被淋了酒,滴答滴答的酒液往下流。

“你还真好意思问?”

苏栀自认问心无愧,自然是好意思问。

周边不明就里的大多看个热闹,录个小视频。窃窃私语一番。

服务员那边陆陆续续也叫来不少安保,将闹事的女生规劝了出去。

曹冰因还有另外一个同事帮忙给苏栀擦拭收拾,脸上的蛋糕,还有衣服上的,头发上的酒。

工作室其他同事反应过来纷纷劝告旁边拍照拍视频的大家:“大家不要再拍了,毫无事实依据的事情也请不要随意传播。不然我们也是有权追究法律责任的,没有别的意思啊,我们也是维护自身权益,希望大家理解一下。”

陈礼给苏栀递过去一张纸巾:“你还好吧?”

苏栀擦着头发,摇摇头说:“没事。”

接着陈礼转脸跟旁边的后勤管理说:“等下回去查一下,看到底怎么回事。”

“好。”

这是一次不愉快的聚餐,草草收场。

陈礼去付账,收拾差不多但依旧有点狼狈的苏栀跟过去,因为原本就是她要请大家的。

陈礼扭不过,让苏栀付了账。

深夜回到酒店房间,洗完澡换了衣服,房门被敲响,是陈礼,“你这两天待在酒店先别去别的地方,还有,看一下那个叫什么乱世的小说,相关资料也查一下,包括发表时间,出版时间。”

“好。”

关上门,头顶的灯光有点亮眼,苏栀调了个柔和的,让人感觉能暖一些。

不知是因为刚洗了澡,还是因为窗外刮起风降了温,苏栀拢了拢衣服,觉得有点冷。

她知道陈礼无条件相信自己。

大家也都站在她这一边。

但是......这种事情真的不好,牵扯的不止是她自己,工作室,合作剧院,在线演出......

苏栀走到写字桌跟前,打开笔记本,找到那个女生口中说的那部小说,一点一点开始看。

苏栀一晚上没怎么睡,也就临近天亮的时候开始趴在桌上眯上眼。

电脑依旧亮着。

苏栀平时几乎不怎么登录的绿洲账号不知被谁挖了出来,最近的一条动态还是去年七月份发的,是在春宴的一家餐厅打卡吃饭。然而现在她发的那张图片分享br />

咕噜咕噜:【这哪里跑出来的十八流小编剧啊,听都没听说过,想红想疯了吧?】

Tgdngk:【不得不承认,黑红也是红,佩服你啊,要点脸吧】

周末不加班:【宋玉招你惹你了,人就出了一本书,你倒好,直接出成剧了,赚大发了吧?】

用户4958696:【哪儿来回哪儿去吧,不适合这行就不要硬挤,拿别人的东西往自己脸上贴金,长得漂亮靠身子上位就别装文艺了吧?】

用户9588t86:【林城剧院哪儿呢?想去砸场子了!】

......

有不少账号还是新注册的。

-

法国巴黎的天空湿气弥漫,主干街道上一黑皮肤女士操着一口英语吆喝着说猖狂的小偷把她钱包偷了。过来几个警察围着盘问。

旁边不远处一幢写字楼里正在开会。

隔音效果太好,外边的一切嘈杂都被屏蔽。

周宴拾无意中手抄进兜里,摸到一样东西,拧了拧眉,将东西掏出看了眼,是那晚苏栀送他的两枚海螺。紫色的纹理,是挺漂亮的。

指腹轻搓了下在上面,重新放进衣兜,然后看了眼手机,翻开微信,找到那个几天来没有动静的账号,手指点开键盘,问:【在干什么?】

旁边李贺看自己老板有点心绪不宁,合作对方是个法国佬,一连串流利的英文口语跟他阐述,但人没反应。

李贺起身过去走到周宴拾身侧附身:“周总,阿普老师说他看了看,实验过程是有点繁琐没错,但是结果是对的。”

接着视线无意间扫了眼周宴拾视线所放在的手机屏幕,很是日常的一句问话便被看见,明明很普通,却让他莫名在四个字中看出了点感性。

他印象中的领导可从来不是什么性情中人。

平日里满眼都是实验都是数据,现在居然开始琢磨别人会干什么了。

周宴拾被唤回了神,看过阿普老师礼貌致歉:“不好意思,咱们继续。”接着手重新挪过资料夹,翻过一页。

午饭是在楼下一家著名的法国餐厅,餐厅风格古朴,很有格调,吃的牛排。

餐厅老板电视里正放着实时天气播报,播音是纯正的法国人法国口音,翻译过来就是:台风橙色雨已于昨日彻底离开,目前中心最大风级已达16级49米每秒,最低气压957百帕,最小8级风半径290至450公里,正以每小时32公里的速度向中东地区移动,预计明日下午会抵达东经110度北纬42度海域,于当地时间晚上七时在中国附近临海城市登录上岸。

刚从法国洗劫而过的橙色雨,周宴拾自然是知道其威力。

林城刚巧在播报纬度范围内,吃完饭周宴拾给还没回复他信息的苏栀打国际长途。

这个时间苏栀应该已经下班,在吃晚饭,或者刚好已经吃过。

但是电话没接通,是关机。

而大洋彼岸,林城的天已经大变,风吹在脸上生疼。

大街上,过路人衣服都被吹成了鼓动的小帐篷。

苏栀从餐厅吃过饭回来,先给手机冲上电。一点电都没有,开机都开不了,她索性没再管,坐在电脑跟前,看着一连串的负面评论,在想着发点什么。

说,刚读了《乱世》,大家所说的相似情节在逻辑关系上其实没有丝毫的相同之处,背景不同,宋玉老师写的也没有问题,她的故事是在古代,是封建王朝。一个古代,一个现代,从架构方面,都是很正常的剧情发展。

如果真要细究,那个情节她最早是当段子发在了微博,从时间前后来讲,反而《乱世》在后。只是她当初用的微博号已找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