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问,最为诛心。
皇室谢氏的正统血脉已经死光了。你扛着为谢氏报仇雪恨的旗帜去打洛阳城,那么打了胜仗之后,是不是自己要坐龙椅?
你自己要坐龙椅,有什么立场指责辱骂文官们没有风骨?
文官们只是拥立新天子,你自己可是想建新朝想坐龙椅,你有什么脸说自己是忠臣?
……
舆论战沸沸扬扬,甚至比之前裴家军出兵向张氏寻仇更令人瞩目,影响力也更深远。
乔天王挨骂是常事。他本来就是反贼,京城是他打下来的,皇宫是他烧的,敬朝天子的的确确死在他手里。这都是无可否认的事实。心向着敬朝的文官们,时常写文章骂他,他根本不在乎。
看到檄文后,乔天王不痛不痒,还令人准备了一份贺礼,送去燕郡,恭贺裴青禾即将登基。
倒是司徒大将军,被庞丞相的“三问”气得不轻。他将麾下文书都叫了过来,令文书们写文章反驳骂回去?
几个文书都苦着脸:“大将军,这可是庞丞相写的文章。我们几个加起来的份量,也抵不上庞丞相手中一支笔。”
“是啊!我们就算反驳了,只怕也没人在意。倒不如就此算了……”
司徒大将军目光一寒,冷冷扫了一眼过去。
那个说就此算了的文书,浑身打了个寒颤,立刻闭嘴。
其余文书不敢再多说,齐声道:“我们这就去写。”
待司徒大将军愤然离去,文书们才齐齐松口气,然后再次苦着脸面面相觑。一个文书压低了声音叹道:“现在该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另一个文书叹气:“食君之禄,为君分忧。大将军让我们写文章反驳,我们写就是了。至于影响力如何,那就实在没办法了。”
这是真没办法。
舆论骂战,本来就是文官们的战场。他们这些文书,多是科举不太得志之人。文笔诛伐,哪里骂得过以庞丞相为首的文官集团?
就算他们写出了精彩的文章,又有多少人会竭力推动,让文章传遍天下?
退一步说,司徒大将军到底是报国仇的忠臣良将,还是借机拥兵自重野心勃勃,难道你自己心里就没点数吗?
人家庞丞相哪一句骂错了?
被戳了心肺说中痛处,现在怒不可遏,让他们骂回去。他们要是有这等能耐,也都去做丞相了,哪里还会在军帐里卑微地做文书?
文书们心里疯狂腹诽,到底还是凑在一起,写出了一篇反驳庞丞相的文章。
司徒大将军看后,嫌骂的力度不够,扔了回来。
文书们熬夜,改了又改,一直改到第九稿,才勉强通过司徒大将军这一关:“将这份文章抄录两百份,传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