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坚悍勇,还需设谋速取其性命,否则在此久生祸乱,若是误了农时,亦是我等之败。”
刘表看向蒯越:“异度可有谋?”
“他既缺粮,那便诱他取粮……请黄兄夜里出城聚兵,于岘山设伏,与孙坚一战,随后败退岘山……”
蒯越说着看向了黄祖。
刘表这边消息这么灵通,当然是有原因的。
袁术在南阳时找刘表要粮食,刘表没给,两边关系并不好。
但前几天,袁术的女婿黄猗来了襄阳。
黄猗是黄祖的侄子。
或许黄猗也想找个退路,反正刘表和黄祖得知了孙坚的几乎所有情况。
黄祖清空樊城,不在樊城死守,只是阻挡孙坚耗其粮草,任由孙坚过了河。
刘表在襄阳闭城不战。
孙坚部曲精锐,但兵力太少确实无法大举围城,便再度向袁术传信,希望袁术能派船增援,至少运些粮食过来。
趁着孙坚人手不够,又要在周边抢粮,刘表派黄祖半夜出城,去江陵调兵。
孙坚确实以为是襄阳守军怕了,夜里出现了逃兵。
黄祖一触即溃,孙坚拔掉襄阳周边军寨时也是势如破竹,襄阳守军在孙坚看来确实孱弱无比,逃跑是正常的。
这种情况当然要等几天。
于是孙坚每日鼓噪骂城,就地劫掠取粮,打算让襄阳城内士气再低一些,逃兵再多一些,也等多打造些攻城器械后一鼓而破。
如果袁术能从水路调度粮草兵力来援,孙坚攻取襄阳是有把握的。
可是,孙坚没等到增援,反而等来了长沙被攻破的消息。
刘表的侄子刘磐从江陵率军攻向长沙,刘磐部将黄忠斩杀了留守长沙的孙坚部将吴夔,夺取了孙坚的老窝临湘。
同时,蔡瑁在夏口挡住了水路——但蔡瑁完全没见到袁术派人增援孙坚。
孙坚在襄阳城外待了十来天,得知临湘丢了,又听闻夏口水路被断,咬牙决定强攻襄阳。
却又有斥候传报,说黄祖正带兵从江陵归来。
孙坚再度与黄祖在襄阳城南大战一场,黄祖又一次败走,逃到岘山中。
为了追击黄祖夺取军粮,孙坚一路追杀到了山里,倒也确实追到了黄祖的运粮队。
但就在此时,有人从山间竹林射了暗箭。
战斗力最差的荆州兵,射出的箭同样致命。
黄祖连战连败,但这次设伏却一举功成。
孙坚身中数箭,当场身亡。
……
孙坚死讯传到长沙后,曾被孙坚举为孝廉的长沙人桓阶求见刘表,要回了孙坚的遗体。
孙贲率领孙坚旧部,送其灵柩回了吴地。
袁术听闻孙坚战死,松了口气,赶紧招揽收编孙坚部曲。
吴景和孙贲带着黄盖程普等孙坚部曲仍然选择了袁术,这其实是无奈,因为孙策孙权和吴夫人都在袁术手里。
但各部宗帅却并没这么选……
作为袁术麾下头号大将,孙坚战死的影响是很大的,远远大于他活着时的作用……
袁术手下的黑道宗帅全都了解孙坚的战斗力,也能猜到一些情况——如果袁术派了援军,哪怕是供应了粮草,结局都不会这样。
刘表那边的人不会隐瞒这场战斗的过程,绿林道有他们的消息渠道,得知过程后大多都能猜到几分。
一般人可不会站在袁术的立场上考虑……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绿林宗帅们可不想将来自己作战时也得不到援军,或是等不到粮草,亦或是被挟持人质强迫上阵。
长沙的各路宗帅,包括各县官吏基本全都选择了投奔刘表。
这是没办法的,刘磐和黄忠正在清扫长沙,不投刘表立刻就会死。
黄祖伏击杀死孙坚声名大噪,到夏口与蔡瑁一同在江夏招揽人手,部分江夏宗帅选择了归顺刘表,大多数宗帅或黑帮游侠儿退到了庐江。
南阳人娄圭也投了刘表,并且招揽了不少流民在新野驻防。
刘表得以控制了长沙和江夏。
袁术得到了孙坚麾下的精锐,但却失去了两个郡——当然,长沙和江夏本来就是孙坚地盘,本来就不受袁术控制,丢了他也不怎么心疼。
曹操也捡了点便宜。
由于袁术没了官职,孙坚这个最强战力又战死了,这使得袁术势力内部产生了恐慌。
原本投效袁术的一些豪门士族开始联系曹操。
豪门并不像那些黑社会宗帅那样带人投靠,具体有哪些人联系曹操无人得知,反正庐江和九江两郡去往谯郡的车马多了很多。
不过,刘表和曹操都不是收益最大的。
受益最多的,是提前安排了‘招生办主任’前往各郡勾搭宗帅的刘备。
退到庐江的宗帅,大部分在李通和陈恭的带领下选择了与汝南刘辟抱团,各宗帅都送了子侄或兄弟到临淄去上学。
——这并不是直接投效刘备,因为各宗帅也担心被袁术弄死……
但他们要把孩子送到临淄去,因为他们不想被袁术用孩子逼着上战场,让孩子去读大汉军学本来也是他们这种兵头最好的出路。
刘辟本来就是心向刘备的,是刘备的招标令使得刘辟这个出身不高的武装头目成了刺史,换成任何人都给不了他这么高的地位。
目前豫州大部分地方被曹操控制,刘辟这个豫州刺史只能控制汝南南部安城一带,也就是汝水以南、淮河以北的区域。
但李通与刘辟联手后,汝南与庐江弋阳、安丰等地连成了一片。
李通本是江夏人,字文达,匪号‘万亿’,长期在庐江西部弋阳一带游侠,是离乡打拼的黑社会。
收到孙坚死讯后,江夏、庐江、汝南南部等地宗帅大多都认为需要找条退路,但在退路方面有分歧。
最大的黑道大哥周直打算投奔刘表。
江夏的黑社会宗帅真的是多如牛毛,周直也是江夏人,是李通的老乡,因刘备的招标令到汝南朗陵做了监察使,手下人马很多。
周直是实力最强的大哥,因此众人都有意投刘表。
但李通和刘表有仇——刘表搞的那场鸿门宴干掉了李通的族父,刘磐杀的。
李通打算投奔刘备,毕竟刘备确实是完全不看出身只论能力的。
李通本人虽然算是小地主出身,但只是黑社会游侠儿,不可能受刘表这种名士器重,又有仇怨,斩草除根还差不多。
而刘辟这个曾经与李通基本相当的同类,如今已经高居刺史。
于是李通也搞了场鸿门宴,在宴会上干掉了周直,就是刘备的部曲下的手。
随后李通收编了周直的部曲,率领各路黑道与刘辟联手。
这算是活学活用,完全复制了刘表的路数。
其实这不是刘备的主意,但刘备在青州做的所有事,都是在等这种效果出现。
刘备那里是出身不高但有能力的人最好的出路,这毫无疑问。
同时,庐江宗帅雷薄迎接太史慈入合肥,并将其子雷绪送进了大汉军事学院。
太史慈这个督淮南的骑都尉,终于真正踏进了淮南地界。
另外两个大宗帅梅乾和陈简控制潜山(大别山)一带,梅乾的儿子梅成也去了临淄上学,陈简改名陈兰也进了大汉军学。
刘备得到了两淮黑帮的投靠,现在袁术相当于被刘备的人围在了寿春……
而且袁术还不知道。
孙坚活着对于袁术确实是威胁,但孙坚死了,对于袁术而言却是砍了大动脉。
痛快是痛快了——痛了之后,也就快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