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泉市政府大楼八楼东翼,仿佛一夜之间被注入了某种异样的活力。原本略显冷清的副市长办公室区域,如今电话铃声、打印机嗡鸣、人员脚步声交织,俨然成了一个繁忙的临时指挥中心。墙上挂起了“历史文化宣传周倒计时”的巨幅海报,角落堆放着“青少年科创大赛”的方案草稿,茶几上散落着老年大学新校区的设计效果图…
秦风端坐办公桌后,面前摊开各类文件,手边电话不断。他神情专注,语速飞快,俨然一位全身心投入市长交办任务的得力干将。
“文旅局张局长吗?宣传周主会场的设计方案我看过了,气势不够!要突出‘清泉计划’带来的生态巨变,把雾江新貌作为核心亮点!对!多用无人机航拍,要蓝天碧水,要游艇绿地!”
“教育局王科长?科创大赛的赞助企业名单再核一遍,优先考虑参与‘清泉计划’的重点企业,这是对他们社会责任的肯定!”
“规划局李工?老年大学地块的拆迁补偿方案要加快,涉及‘清泉计划’生态绿廊规划的地块,要特事特办,确保市里重点项目的整体进度!”
他的指令清晰、果断,完全契合赵达康的发展思路,甚至更加激进、更加高调。每一个电话,每一次签批,都毫不避讳地通过办公室敞开的门,清晰地传向外间——那里,暂时接替余雷部分工作的新联络员正埋头记录,耳朵却竖得笔直。
宣传周筹备会上,秦风亲自坐镇,要求成立“媒体深度报道组”。
“报道要深入,要有历史纵深感!”他敲着桌子,“不能只讲现在多好,要对比过去多差!去档案馆,调阅雾江治理前的老照片,找老渔民采访,做今昔对比!震撼力才出得来!”
文旅局长面露难色:“秦市长,老照片…可能有些反映了当时环境…比较负面的内容…”
“就是要负面!”秦风斩钉截铁,“没有当年的破败,哪衬托出今日‘清泉计划’的伟大成就?这是宣传策略!按我说的办!”
散会后,秦风却私下叫住了负责对接档案馆的杨小波。
“小波,调老照片的时候,留意一下,有没有同一地点、不同年份的江岸水质、植被变化的连续影像资料,特别是‘清泉计划’启动前后的对比。记住,要原始底片或高清扫描件,不要他们筛选过的。”
杨小波心领神会:“明白!‘今昔对比’需要最真实的素材!”
青少年科创大赛启动仪式上,秦风热情洋溢地鼓励学生们关注环保科技。
“你们的舞台是整个江泉!特别是我们的母亲河雾江!”他宣布,“本次大赛特设‘雾江生态监测小卫士’特别单元,鼓励同学们利用物联网、传感器技术,设计制作低成本的水质监测浮标、空气采样器!优秀作品,可以直接获得‘清泉计划’专项基金资助孵化!”
台下,参与“清泉计划”的企业代表们鼓掌热烈,认为这是绝佳的公关秀。
后台,秦风对科协陈博低声吩咐:“参赛作品的数据采集模块,设计上要预留原始数据导出接口。赛后,所有监测设备的布点位置和数据流,同步一份到我们的课题研究组。”
陈博点头:“已经在技术规则里做了隐蔽设定,外人看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