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你这边有产品的优势,我这边也有进货,卖货的渠道。”
“这方面,应该也算在附加值投资之中。”
“不然的话,我这边就太吃亏了。”
沈耀华原本还想着自己这边有钱,能多拿点利润,然后再以刚刚说的渠道为条件,让王东升欠他人情。
现在也只能把渠道拿出来当成他这边的筹码。
“那咱们就按照一人一千万出资,沈老板把进货,卖货渠道拿出来,我这边以成本加工的方式进行合作。”
“至于生产方面的问题,电子表肯定是没有问题。”
“等我这边合资后,还会增加录音机的生产线。”
“到时候,每个月生产的产品肯定会越来越多。”
“沈老板,这边能处理完这么多货吗?”
王东升也把他担心的问题问了出来。
按照他这边的生产情况,电子表一个月生产一百万块,都没有任何问题。
录音机,收音机则是受到生产线的限制,每个月只能生产这么多。
不过,等到他这边有了更多港元,美金,就可以继续购买生产线。
到时候,甚至能想办法去弄更加完整的生产线,也不需要这么多进口的配件。
只需要进口原材料。
进口原材料和进口配件,还是有不小的区别。
成本差距也会很大。
他用最低成本外加少量的加工费用,换取沈耀华这边的渠道,双方也说不上谁吃亏,谁占便宜。
后期,如果额外生产出产品,或者厂子买了配件和原材料生产出来的产品,自然还是要按照正常的价格来算。
“放心,只要你厂子,能生产出来,不用说现在这些产品,就是再多一倍,也没有问题。”
“我这边可以销售到东南亚、欧洲、美国、非洲等国家。”
“只要你这边生产的电子表质量过关,我这边就都能卖出去。”
“收音机,录音机,更不用说,哪怕是再多十倍,我这边都能吃得下。”
沈耀华十分自信的说道。
对于利润五五分,一个月分一次,他并没有意见。
他也能体谅王东升有这种要求的原因。
两人大致把事情商量下来,看时间差不多了,沈耀华就带着王东升一起去食堂吃饭。
这里的食堂,并不是耀华公司的食堂,而是这栋楼物业弄的食堂。
在这里吃饭,是需要花钱的。
不过,相比于外面来说,价格要实惠很多,大部分公司都会有补贴。
吃饭的时候,沈耀华又说了说租房的事情。
建议王东升可以在华人行租办公室。
原本他就已经有了想法,见沈耀华这么说,心中也有了决定。
不过,他还是需要去看一看其他办公楼。
看一看,总归是能更加放心一些。
吃完饭,沈耀华还有其他的事情需要处理,没有继续陪着王东升,直接安排赵芸熙带着他去香江各处转一转。
赵芸熙中午的时候,也找机会把早上的事情跟李旺祖汇报了一遍。
李旺祖得知情况后,只是随意的打了几个电话,就没有继续说这事儿。
王东升初来乍到,对于这种事情,自然是能避免,尽量避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