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法肯定是有。”
“就看沈厂长是怎么打算的。”
王东升前段时间,也经常听沈耀祖说起这个新厂子的事情。
只是之前并没有给他说这么直白。
沈耀祖在各个方面对他都有所隐瞒,对于他的一些建议,明显也没有采用。
王东升倒是能够理解沈耀祖的难处。
“我能有什么打算,现在只想尽快让厂子能够盈利。”
“东升同志,这个厂子,让你接手怎么样?”
“我刚刚还在跟耀华商量,你要是愿意接手这个厂子,可以给你一成股。”
“到时候厂子全权交给你来管理,你想怎么弄就怎么弄,我们绝对不会插手。”
沈耀祖没有询问王东升的办法,他只要知道王东升有办法就可以了。
这种事情,并不是光有办法就行。
之前王东升给他的一些建议也很好,然而真正实施下来,就变了样子。
“我自己厂子的事情,都忙不过来,哪里还有精力来管电视机厂。”
“沈厂长,要是能把电视机厂弄到保州或者首都还差不多。”
王东升后面的话,只是随口一说。
他也不相信沈耀华,沈耀祖真能把这边的生产线拆掉,给他弄到首都,或者保州去重新安装。
虽然,这样做,比买一条生产线要简单,但却费时费力,费钱。
“你要是愿意接手,也不是不可能。”
沈耀华忽然开口说道。
“厂子可以继续挂靠在羊城无线电厂,然后在首都建一个厂子。”
“不挂靠在羊城无线电厂也行,在首都,也能找到挂靠的单位。”
“等以后允许集体,或者个体户生产电视机,也可以直接转成个体。”
“对了,你这次过来,不是还要弄合资吗?”
“电视机厂,也可以按照合资厂来弄。”
沈耀祖见沈耀华有这个心思,也跟着说道。
“不是,你们来真的?”
“你们要是这么说,我可就当真了。”
“弄合资厂,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政策方面,会更加宽松一些。”
王东升有些意外的看着沈耀华和沈耀祖,想了想说道:“你们既然想要弄合资厂,那还不如,重新在首都开一个厂子。”
“重新开一个厂子肯定不行。”
“这个厂子,已经投资了这么钱进去,肯定是要把这个厂子发展起来。”
不等王东升把后面的话说完,沈耀祖就开口说道。
“真要能把厂子开到首都,我可以接受,不过一成股太少了。”
“我最少要占三成股。”
“当然,我也不是白占三股,可以出一部分钱。”
“据我所知,厂子现在的生产线并不是新的,而是国产的,太落后了。”
“如果弄到首都,还是弄这种生产线,那就只能生产低端的电视机,卖低价。”
“厂子,暂时只能走低端路线,主要销售人群,放在农村。”
“随着这两年分地到户,农民也能吃饱穿暖,存下一些钱。”
“未来几年,农村的市场,会很大……”王东升侃侃而谈。
在他们说话的时候,食堂的工作人员,也给他们上好了菜。
“嗯,你这个思路倒是不错。”
沈耀祖眼前一亮,他们之前还真没想过这么多,一直觉得现在电视机的市场就是在市区,县区,最多到镇上。
农村赚钱少,一年下来,都不一定赚够买电视机的钱,更不会买电视机。
他们会这么想,也不是因为他们目光短浅。
主要还是因为,现在农村电视机保有量实在是太低了。
自然而然,就会让他们忽略这个市场。
“如果生产低端电视,那这条生产线,完全能够应付。”
“就是不能生产出口的产品,配件来源,也会成为一个问题。”
“我们现在想要降低成本,只能走来料加工这条路。”
“走海路弄过来的配件,风险大,价格也不低。”
“最重要的是,走这条路,货源也不稳定。”
沈耀华看着王东升,想要知道他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配件的问题,肯定是有办法解决。”
“现在最重要的是怎么让厂子生存下来,不是考虑配件够不够,稳不稳定。”
王东升摇了摇头,终于是明白他们为什么弄个厂子都会弄亏。
果然,不是出在厂子本身的问题上,而是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
……
“你说得也有道理,看来你已经有了想法,我们把厂子交给你来管理,也放心。”
“给你三成股,也没有问题,不过你得出五十万。”
沈耀华想了想,又跟沈耀祖对视了一眼,伸出五根手指头说道。
“那还是算了吧。”
“现在这厂子,价值可没有这么高。”
“而且,还是处于亏损的状态。”
“我要是出五十万,最起码要拿厂子七成股才行。”
“沈老板,沈厂长,咱们交情归交情,生意归生意,你们可不能看我想接手,就狮子大开口。”
“说实话,现在你电视机厂,并不是最合适的时机。”
“即便是搬到首都,重新建厂,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利润。”
“有这五十万,我却可以把我自己的电子厂,发展得更好。”
王东升绝对不可能拿出五十万来买电视机厂两成股。
这还是挂靠在国营厂
可以说这个电子厂,最值钱的,也就是生产线了。
然而,这生产线,还不是最先进的生产线,最多也就能生产一些黑白电视。
其中主要的配件,都需要从其他地方购买,或者进口,说是生产线,还不如说是电视机组装线,几乎没有什么核心技术。
“呵呵……”
“我们这厂子,到现在为止,已经投资了三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