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开会商量(1 / 2)

“升哥说怎么分,咱们就怎么分。”

“我只负责拿钱就行。”

花花笑着说道。

现在厂子里就有六十多万现金,等下个月,现金最起码有一百万。

拿出百分之五十出来分红,他哪怕只分一成,也有五万块钱。

这么多钱,他都不知道该怎么花了。

“每个嫉妒分百分之五十是不是有些多了?”

“咱们厂子要快速发展,肯定是要继续买生产线的设备。”

“这每一种设备价格可都不低。”

明明有些不确定的说道。

他还是比较关注厂子的发展。

现在分钱,只会拖累厂子的发展。

等厂子发展起来,以后能够分的钱也会更多。

随着见识不断地增长,明明的眼光也变得更加长远。

“对啊,升哥,每次分百分之五十是不是有些太多了?”

郑永红也跟着说道。

“不多,咱们只是分人民币现金,不分外汇。”

“等香江这边的公司注册好,跟咱们厂子合作之后,还要拿出一半的货来出口,赚的钱,也不会进行分成。”

“实际上,咱们能分的钱,只有四分之一左右。”

“要不是现金还能买配件和一些国产的生产线,我都想着把现金拿出百分之八十进行分红。”

王东升笑着解释道。

看到大家伙,都不热衷分钱,而是想要让厂子更好的发展,他也十分欣慰。

“那我分这钱,就没有心理压力了。”

郑永红半真半假的开了句玩笑,紧接着继续说道:“咱们厂子每天生产的录音机,收音机确实少,得多赚点外汇,多买几条生产线才行。”

“这得看咱们什么时候能凑够买生产线的钱,接下来要买生产线,肯定是买最先进的生产线,最好是能直接生产真正的便携式录音机。”

王东升说起这事儿,忽然就想到了之前在西单友谊商场看到的砖头大小的录音机。

这才是最先进的技术,价格卖得也是死贵,一台就要四五百外汇券。

换成成人民币都已经上千了。

这玩意,要是能在国内生产,价格绝对不可能这么高。

到时候,他们哪怕是二百块钱往外批发,估计都会有很多人愿意过来进货。

并且,生产这种小型的录音机,也更加有竞争力。

王东升记得,他上一世好像是在九十年代后期才在村子里看到这种小型录音机出现,流行起来的时候,都是零零后了。

当然,这也可能是他们这边比较穷,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沿海城市,应该要比他们这边早很多。

但是,现在友谊商店就有这种大小的录音机,说明国外已经开始流行,或者说普及了。

这次去香江,倒是可以问一问,能不能弄到生产小型录音机的生产线,弄到小型录音机的电路板,电机等等这些东西。

如果能有一条直接生产各种配件的生产线,自然是最好不过。

王东升他们厂子现在弄的生产线只能算是半组装生产线。

这么说是因为他们这条生产线,能生产一些配件,但是大部分配件都需要进口。

如果能弄一条完全自主的生产线,那才是真的牛逼。

哪怕不能完全自主生产,一些主要配件能自己生产也行,比如电路板,马达,磁头,机芯,按键,变压器等等这些东西。

当然,这也只是他一厢情愿,真要弄如此完整的生产线,没有一两千万肯定下不来。

暂时也只能打听打听,想一想。

今年一年能不能赚到这么多钱,现在都还不敢说。

“升哥,你不会说的是在首都看到的那种砖头大小的录音机吧?”

冯卫东有些不确定的看着王东升。

“对,就是这种录音机,最好是比这还小,成人巴掌大小的最好,这样拿着才方便。”

“这也是咱们短期的目标。”

王东升肯定的点了点头。

“还是升哥有魄力,升哥要不说,我连想都不敢想。”

冯卫东竖起了一个大拇指。

他在看到这种录音机之前,都不敢想象世界上还有这么小的录音机。

“有什么不敢想的,不就是个头小点,外国人能弄出来,咱们照样能弄出来。”

“好了,没有别的事情,今天的会议就到这吧。”

“你们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

“我得回一趟家,准备准备,后天就出发。”

“这次出去,最少要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

“厂子这边,就靠你们几个照看了。”

见正事儿都已经说完,王东升直接结束了这场会议。

“升哥,我们好不容易请一天假,不得再一起喝点。”

郑永红笑着说道。

“也行,那就中午喝点,下午我再回去。”

“反正明天还有一天时间,差不多也能安排好所有的事情。”

“对了,食品厂这边的销售,你们也要盯着点。”

“等冯杰这边的手续办下来,一定要去看一看地。”

“确保没有问题后,再建造厂房。”

“如果不是咱们选择的几处位置,坚决要拒绝。”

王东升想到这事儿,连忙提醒道。

他看好的几块地,最好是能都弄到手。

即便是不能都弄到手,最起码也要弄一块地。

“升哥,能跟我们说说,你为啥要选择这几个地方吗?”

“是因为这几块地方距离市中心近?还是其他原因?”

冯卫东之前就想询问,只是当天光顾着说其他的事情,就把这事儿给忘了,想起来的时候,他们都回到了保州,他也不好意思专门过来找王东升问这事儿。

“对,就是这几块地距离市中心比较近。”

“咱们方便把做出来的各种食品送到城里的副食品店。”

“而且,我觉得首都这边要发展的话,肯定也会先从我选择的几块地位置开始发展。”

“到时候,咱们的这几块地,肯定会非常值钱。”

“即便是政府要重新规划,必然会给咱们不少补偿。”

“当然,到时候咱们也可以按照政府的规划,进行改造,就在这个位置继续开食品厂。”

“到时候,怎么选择,全看咱们自己。”

王东升想到第一次拆迁,地还不会太值钱,也不会强行要求他们食品厂搬走。

但是,第二次拆迁,情况就不一样了,他们到时候就必须要搬走。

但是这块地还是可以留着自己开发,或者直接卖给其他开发商。

“这两年应该不会规划到这么远。”

“暂时对咱们来说,应该没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