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新的想法(2 / 2)

郑永红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里面的问题,只觉得把他们生产的部分产品,纳入统购统销,对厂子的发展有莫大好处,还能得到政府更多的支持。

以后甚至连土地款都不用交,还能给职工们更好的福利。

比如建职工宿舍楼,可以直接给批地,建房甚至还能得到一些补贴。

“永红,你不能只看到好处,要看到这其中的坏处。”

“我们纳入统购统销,是不是就要归供销社,计划经济委员会统筹管理?”

“上面给提供多少原材料,咱们又生产多少?是不是都要上报。”

“如果不上报,或者生产的东西多了,原材料来源问题,又要怎么解释。”

“即便咱们能解释道通,是跟外商合作,那跟外商合作,是不是同样要由外汇局,计划紧急委员会统一管理协调。”

“我们还能有什么自主权,像现在这种模式,还如何进行下去?”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怎么赚钱,赚的钱还是不是我们的?”

“再说严重点,如果我们被统一规划管理,去年分的钱,都不合规,这要被有心人拿出来说事儿,连郑副市长都会被牵连。”

“永红,有的事情,咱们不摆在明面上,怎么都好说。”

“摆在明面上,有的时候,就不能由咱们说了算。”

“我还想跟你说另一件事,过年的时候,我看了一份报纸,今年对个体户自主创业有了更多的支持。”

“允许个体户生产计划外的食品。”

“咱们的食品厂,可以不用挂靠在国营厂

王东升是确实看到了文件,并非是根据脑子里的记忆。

“不用挂靠也能自己办理食品厂吗?”

郑永红还真没有去关注这一方面,同时对王东升刚刚的话,也深深的记在了心里。

他还真没想过这么多,只是看到纳入统购统销的好处,想着有他老爹在,也没有人敢伸手到他们厂子里。

听王东升这么一分析,才知道自己想得着实有些简单了。

国营厂的厂子,现在才多少工资,赚多少钱,他们现在又能赚多少钱。

这要被那些思想保守的领导得知,百分之百给他们扣上一顶大帽子。

别说他爹现在只是副市长,哪怕成为市长,都不一定能承受得住。

“应该是可以。”

“或者咱们去首都注册。”

“然后,在首都弄个总厂,在保州弄个分厂。”

王东升现在也不确定这么做行不行。

他只是知道首都要比他们这里管得松很多。

不少政策,也都是在首都先落地,先实施。

“还可以这么操作?”

花花有些不确定的看着王东升。

“应该是可以,不过需要办理暂住证,还得在首都有亲戚。”

“相当于是要有个担保人,这一点倒是没有什么问题。”

冯卫东家里有个亲戚就在首都,倒是对这事儿比较清楚。

“既然卫东你对这事儿熟悉,就先打听打听情况。”

“能办的话,咱们就在首都开个厂子。”

王东升想到去首都办厂子,顿时就想到自家钱要怎么快速花掉了。

去首都买房子,买地。

能买多少买多少。

具体要怎么操作,就以冯卫东刚刚说得方法。

他在首都没有亲戚,不代表就没有办法办理暂住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