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里的五金电器店,开业的时候,同样是悄无声息。
前两天前来店里购买东西的人并不算多。
随着消息传开,不少人,开始关注到他们的店面,各种东西,也陆续往外卖。
特别是电子表,卖得最好,每天都能卖出三四十个。
时间不知不觉来到了十二月中旬,食品厂,终于完工,投入使用。
王东升又开始忙碌起来,这一次,他们不仅弄了鸡蛋糕,还增加了三种糕点,有饼干,桃酥,江米条。
这三种糕点保存时间更长,能够销售的范围也更广。
同样,在各个副食品店,都比较稀缺,王东升跟着跑了一趟,基本上没有怎么费力,就把合作谈了下来。
为了能让自己的时间,空余出来,他还专门培养了三个负责销售的人员,让他们去跑
向阳食品厂这段时间,在市里,县里的名头,都不小,又舍得给钱,还有背景,三个销售,去了县里,成果同样不错。
每天一吨鸡蛋糕,五百斤江米条,五百斤饼干,五百斤桃酥的产量根本供不应求。
同样,也出现了运输上的问题。
王东升了解到情况后,立即把郑永红,冯卫东两人叫到了食品厂商量解决办法。
“升哥,咱们可不可以先弄几辆二手车?”
“新车的话,还得等一段时间。”
“指标倒是好说,问题是有了指标还得去汽车厂协调,即便是我爹,影响力也没有这么大。”
郑永红听完运输的问题后,稍微沉吟了片刻说道。
“那就先花钱,找司机帮咱们送货。”
“二手的车,问题太多,时不时的就要大修,太耽误事情。”
“咱们电子厂也要货车,先申请十辆大货车的指标。”
“然后我去汽车厂沟通。”
“多花点钱,总归是能够解决。”
王东升不想买国营厂淘汰下来的东西,买好了还好,买不好,除了耽误事情之外,经常修理,也要花不少钱。
真正算下来,到最后,成本不一定比新车少多少。
“这样也行,那就先找人帮咱们送货。”
“十辆大货车,是不是有点多?”
“咱们现在的货,根本用不了这么多,电子厂这边,暂时也用不到如此多的货车。”
郑永红想要一口气弄这么多的指标,也有些麻烦。
“十辆都不够用。”
“咱们食品厂二期,已经开始建设,等建设好,往要一辆车吧。”
“这就最起码需要五辆货车。”
“电子厂就更加不用说了,等收音机,录音机生产线安装上,除去代加工的收音机,录音机之外,咱们自己生产的,收音机,录音机,往外卖都需要送货,购买配件,也得自己拉货。”
“最少也需要五辆货车。”
“老红儿,这事儿对你来说,其实并不算难,咱们可以用外汇来换取指标。”
“电子表,收音机,录音机,可以弄出一部分用来出口。”
“这事儿,咱们也可以跟润丰,或者沈耀祖谈。”
“能够赚外汇,咱们电子厂也会更加受重视。”
王东升看出了郑永红的为难,稍微沉思了片刻,想了一个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