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749局:神秘档案 > 第1211章 局:救援组立·分工定盘

第1211章 局:救援组立·分工定盘(1 / 2)

(作者:向阳舒展)

苍澜界碎星原的星尘刚沾上苏玥的战术靴,749局基地地下五十米的指挥中心已被红色的“紧急战备”灯光笼罩。巨大的环形全息屏将空间分割成内外两层,内层实时跳动着先遣组的生命体征与位置坐标——苏玥的青铜钥匙信号像颗稳定的恒星,陆苍穹的星轨笔频率与苍澜界星轨完美同步,王星宇的战术终端则不断刷新着周边环境数据;外层则铺满了地球与苍澜界的资源分布图,从南极光巢的能量储备到望星堡的抗蚀草培育园产量,每一组数据都闪烁着刺眼的白光。

指挥中心的合金门每开启一次,都会带进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冯智昊抱着半人高的设备维护箱冲进来时,白大褂的下摆还在飘动,他刚从跨维通道技术舱跑过来,箱角的能量检测仪还在“滴滴”提示着通道的稳定状态;杜雪则领着两名医疗组核心成员,手里的平板上是先遣组的精神防护预案,页面停留在“意识锚定副作用应对”的章节;陆田野拄着特制的战术拐杖走进来,金属杖头在地面敲击出沉稳的节奏——这位七十岁的老工程师是陆玄的老部下,当年望星堡的设备就是他和陆玄一起安装的,此刻他的战术背包里装着二十五年前的设备图纸,纸页边缘已被岁月磨得发毛。

当秦朝阳的身影出现在主控制台前时,指挥中心瞬间安静下来。他的战术制服领口别着一枚旧徽章,那是父亲秦锋留下的749局局徽,边缘刻着“跨维守护”四个字。他没有立刻开口,而是抬手将全息屏切换到苏玥传来的实时画面:星尘覆盖的地面上,青铜钥匙正投射出缓冲口的能量屏障影像,一道细微的裂痕在银蓝色光芒中若隐若现,唐小酷的身影正蹲在裂痕旁,用星能焊枪做临时加固。

“先遣组已安全着陆苍澜界,坐标(27.3N,119.8E),距离西侧缓冲口2.8公里,未发现暗蚀生物的直接威胁。”秦朝阳的声音透过环绕音响传遍每个角落,没有多余的铺垫,直接切入核心,“但缓冲口能量屏障的裂痕比预期更严重,唐小酷的临时加固只能维持72小时。这意味着我们的救援行动不是‘筹备战’,是‘倒计时战’——从现在起,所有部门并入‘跨维救援组’,统一调度,全员战备。”

他抬手在全息屏上划出一道弧线,将混乱的数据流规整成清晰的四大板块:资源调配、战术指挥、技术保障、医疗防护。“救援组的核心目标只有一个:72小时内,通过跨维通道完成望星堡的能量补给与防御加固,同时建立双界永久后勤链路。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打破部门壁垒,按‘双界协同’逻辑重新分工。”

指挥中心的空气仿佛被这句话压实,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秦朝阳指尖——那枚旧徽章的反光正好落在“资源调配”板块上。“我任救援组总指挥,统筹地球与苍澜界的所有资源。”他的指尖首先点在南极光巢的标记上,“光巢能量是跨维通道的‘血液’,后勤组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第二批光巢能量的采集与运输,确保通道能量加载始终维持在95%以上;同时,联系航天部门调派‘天枢三号’货运飞船,搭载抗蚀草种子、星能武器弹药和共生能量剂,48小时后在基地上空待命,通道加固完成后立即执行空投。”

“苍澜界的资源由苏玥全权协调。”秦朝阳的指尖转向望星堡培育园,那里的能量曲线正缓慢上升,“青铜钥匙不仅是锚点核心,也是双界资源调度的‘密钥’。苏玥,你要根据马山提供的望星堡物资清单,实时同步给基地后勤组,确保我们送过去的每一份物资都用在刀刃上——尤其是医疗用品,杜雪刚才反馈,望星堡的抗生素库存已经见底。”

全息屏上突然弹出苏玥的实时通讯请求,她的背景是一片低矮的陨石群,青铜钥匙在掌心发出柔和的光芒:“秦局,收到指令。马山叔刚传来消息,望星堡现有留守人员17人,其中3人受暗蚀能量侵蚀,需要共生能量剂治疗;培育园的抗蚀草虽然开始恢复,但能量转化效率只有30%,需要地球的星能肥料辅助。另外,唐小酷说缓冲口的能量接口有老化痕迹,可能需要更换核心零件——陆田野前辈在吗?我需要他的技术支持。”

陆田野立即上前一步,拐杖头在控制台的感应区一点,二十五年前的设备图纸瞬间投射在全息屏上,与苏玥传来的接口影像完美重合:“小苏,那批接口是我和你陆伯父一起装的,核心零件是‘星轨锚定栓’,基地仓库里还有备用件,我现在就去协调后勤组打包,确保24小时内通过通道送过去。记住,更换时要按逆时针旋转3圈,听到‘咔哒’声再松力,别碰接口处的红色导线——那是能量传输的主线路。”

苏玥的身影在屏幕上点头,背景里传来陆苍穹的声音:“星轨笔检测到西北方向有能量波动,是群居型暗蚀生物,距离我们约800米,暂时没有攻击意图。我们准备按父亲的战术路线,从陨石群夹缝中绕过去,避开它们的警戒范围。”

秦朝阳抬手关闭通讯,目光转向陆苍穹留在基地的战术投影——那是他出发前同步的意识备份,此刻正站在全息沙盘旁,手指在碎星原的模型上滑动。“战术指挥的核心,必须扎根于苍澜界的实战经验。陆苍穹任救援组战术总顾问,全面负责行动方案制定。”

这句话刚落,冯智昊身边的技术组成员立即将陆玄的《苍澜星轨战术手册》同步到全息屏上,泛黄的纸页上,红色的战术批注与陆苍穹此刻的投影动作完全同步。“你的优势不仅是陆玄之子,更是唯一能同时解读‘陆玄星轨’与‘马山战术’的人。”秦朝阳的目光落在手册的第47页,那里画着碎星原的伏击示意图,标注着“暗蚀生物喜阴,忌星藤汁液”的字样,“马山的战术风格刚猛,擅长正面防御;陆伯父则擅长迂回穿插,用星轨陷阱牵制敌人。你要做的,就是把这两种风格融合,为先遣组规划出‘防御有依托、撤退有路线’的安全区。”

陆苍穹的投影抬手在沙盘上划出一条弧线,从陨石群夹缝延伸到缓冲口侧后方的废弃矿道:“我已经结合父亲的笔记和马山叔的信号,制定了‘三线联动’战术。苏玥带两人正面吸引暗蚀生物注意力,利用青铜钥匙的能量形成临时屏障;王星宇带特战组从矿道绕到缓冲口,加固能量接口;我留在中间策应,用星轨笔激活父亲当年留下的星轨陷阱,阻断暗蚀生物的增援路线。”

“这个方案可行,但要补充精神防护预案。”杜雪上前一步,将医疗平板的内容投射到全息屏上,上面是先遣组三人的脑波曲线,苏玥的曲线因青铜钥匙的共鸣略显波动,“跨维穿越本身就会对意识造成负荷,再加上暗蚀能量的干扰,很容易出现‘意识错位’——也就是把地球的记忆与苍澜界的场景混淆,之前的穿维实验中,有队员把陨石当成了基地的训练靶。”

她的手指在曲线旁一点,弹出一组数据:“我已为三人定制了‘意识锚定防护程序’,通过战术头盔的神经接口实时注入。程序的核心是‘情感锚点强化’——苏玥的锚点是苏醒的共生符号,陆队是陆伯父的笔记,王星宇是他祖父的军用匕首。当脑波出现紊乱时,头盔会自动播放相关的声音片段,比如苏醒的笑声、陆伯父的战术叮嘱,帮助他们快速找回意识。”

秦朝阳点头认可,抬手将“医疗保障组”的板块划归到杜雪名下:“杜雪任医疗组组长,全面负责救援过程中的精神防护与医疗支持。你的团队要24小时监控先遣组的生命体征,尤其是意识锚定数据,一旦出现异常,立即启动远程干预。另外,共生能量剂的量产要加快,望星堡的17名留守人员,还有后续的增援部队,都需要它。”

“明白。”杜雪的平板上立即弹出任务清单,“生物实验室已经在批量培育苍澜微生物,共生能量剂的产能从每小时5支提升到20支,第一批强化型药剂已经通过通道送过去了,比普通型的抗蚀效果提升30%。我还安排了两名精神科医生加入,专门负责意识锚定的后续跟踪。”

战术与医疗分工明确后,秦朝阳的目光转向技术保障板块——这里是跨维救援的“生命线”,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冯智昊立即挺直身体,他的设备维护箱已经打开,露出里面精密的量子校准仪:“秦局,技术组的核心任务是保障‘三重锚点’的稳定运行,我已经制定了‘双备份’方案:跨维通道的能量核心用两套系统同时供电,一套主用,一套备用;通讯链路除了常规的量子通讯,还备份了星语符号通讯——陆队的星轨笔就是终端,即使量子信号被干扰,他也能通过星纹传递简短指令。”

“技术保障不能只靠‘备份’,要靠‘协同’。”秦朝阳抬手将技术板块拆分成四个子项,分别标注上名字,“成立前线技术组,苏玥、陆苍穹、冯智昊、陆田野各司其职。苏玥负责信号接收与锚点激活,青铜钥匙是核心设备,你要确保它与缓冲口的能量接口完美适配,不能出现一丝偏差;陆苍穹兼任符号导航专员,你的星轨笔不仅是战术工具,也是导航终端,要根据苍澜界的星轨变化,实时修正先遣组的路线——你父亲的笔记里提到,苍澜界的星轨每72小时会偏移0.1度,这个细节不能忽略。”

他的指尖落在冯智昊的名字上:“你负责量子校准,跨维通道的能量波动每超过0.5hz,就要立即调整参数。之前测试时出现的能量断层问题,绝对不能在实战中重演。另外,你要和唐小酷建立实时通讯,他是现场设备专家,你们的技术判断要保持一致。”

最后,秦朝阳看向陆田野,老人的拐杖头正轻轻敲击着控制台,目光紧紧盯着望星堡的设备图纸。“陆前辈,您负责设备保障,基地仓库里的备用零件,哪些能用,哪些需要改造,都听您的。望星堡的老设备是您和陆伯父的心血,现在轮到我们守护它了。”

陆田野的手在图纸上轻轻摩挲,那里有他和陆玄当年的签名,两个名字挨得很近,像并肩站在苍澜界的星藤下。“放心吧秦局,那批设备的‘脾气’我比谁都清楚。当年陆玄说,这些设备要能扛住暗蚀生物的十次突袭,现在二十年过去了,我要让它再扛住十次。”他的战术背包里传出金属碰撞的声音,“我已经把备用的星轨锚定栓都做了强化处理,外面裹了一层星藤合金,抗蚀效果比原来提升一倍。”

各核心分工尘埃落定,指挥中心的全息屏上,救援组的架构图逐渐清晰:秦朝阳站在最顶端,像稳定的中枢;下方分为战术、技术、医疗三大板块,每个板块又延伸出具体的职责节点,像一张覆盖双界的网络。就在秦朝阳准备宣布会议结束时,通讯器突然响起一阵急促的请求音,是王星宇的战术终端发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