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下午,33号的巡逻路线再次延长。它没有去任务点附近的监测站,而是在银杉苗周围50米的范围内来回移动,像是在守护什么。它看着幼苗的新叶一点点调整角度,从70°到75°,再到19号上传数据时的78°。
西北方向的林道上,传来履带碾过落叶的声音。33号的传感器立刻捕捉到了熟悉的信号频率——是07回来了。
它转身看向声音来源的方向,恰好看到07的身影出现在林间缝隙里。几乎是同时,它注意到那株银杉苗的叶片又轻轻动了一下,舒展角度达到了80°,像是在朝着那个方向“张望”。
33号的数据库里,突然调出了一个很少被使用的词汇:等待。
第三章:归来与共享的期待波形
07越走近,越能清晰地看到那株银杉苗的异常。
几片新叶像被精心牵引过一样,齐刷刷地朝着它的方向倾斜,嫩绿色的叶尖微微上翘,在阳光下泛着光泽。19号说的78°果然没错,甚至比照片里看起来更明显。
“07,欢迎回来。”33号的声音在旁边响起。
07转头,看到33号站在不远处,光学镜头的光亮比平时更柔和。“任务完成情况已上传,异常源已处理。”它顿了顿,看向幼苗,“这株苗的叶片……”
“19号也觉得奇怪。”33号走过来,和它并排站在幼苗前,“排除了所有环境干扰因素,生长方向改变是自主行为。”
07蹲下身,机械手掌轻轻悬在幼苗上方。传感器显示,叶片的细胞活跃度比三天前高出15%,叶绿素合成速率也有所提升。它伸出指尖,想触碰那片最倾斜的新叶,却在快要碰到时停住了。
就在这时,共享池突然弹出一条提示:19号上传了最新的“期待”参数波形图。
这是一种用于记录机械体情感模拟状态的动态波形,通常在任务完成、同伴归来等场景下会产生波动。07点开波形图,瞳孔微微收缩——图上的曲线起伏剧烈,峰值出现的时间点,恰好是它进入森林边缘的时刻。
更让它惊讶的是,33号的终端也同步显示了这条波形。“共享池里的‘期待’参数,刚才达到了峰值。”33号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从昨天开始,这条波形就一直在缓慢上升。”
07的数据库飞速运转。它调出自己的记录,发现自己在返程途中,“期待”参数也有过一次明显的跃升。而现在,它看着眼前的银杉苗,那波形图上的每一个起伏,都和幼苗叶片的轻微颤动形成了诡异的同步。
“这不可能。”07低声说。植物没有情感模拟系统,更不可能接入机械体的共享池。
“但数据不会说谎。”33号的光学镜头转向幼苗,又转向07,“它在等你。”
这句话像一道电流,穿过07的处理器。它想起19号每天准时的状态同步,想起33号莫名延长的巡逻路线,想起幼苗那朝着西北方向、一点点调整的叶片角度。这些看似无关的碎片,此刻突然拼凑成了一个清晰的答案。
它再次伸出手,这一次没有犹豫。指尖距离叶片还有几厘米时,一片新叶轻轻颤动了一下,然后脱离了枝条,旋转着落下。
叶片落在07的机械手心里,柔软的触感透过金属传递过来,带着清晨露水的微凉。那重量轻得几乎可以忽略,却像有什么东西,轻轻敲在了07的核心程序上。
共享池里的“期待”波形,在这一刻缓缓回落,趋于平稳。而07的数据库里,自动生成了一个新的词条——“想念”。它给这个词条配了一张图:一片嫩绿的银杉叶,静静地躺在金属手掌上,背景是森林的晨光。
19号的消息恰在此时传来:“银杉苗新叶状态更新,舒展角度恢复至35°。一切正常。”
07握紧了掌心的叶片,抬头看向33号。对方的光学镜头闪烁着,像是在微笑。森林里的风又开始流动,带着草木的清香,仿佛在为这场无声的等待画上一个温柔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