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继承道观,开局武媚娘来上香 > 第392章 敢跟陈汤打官腔?【求月票】

第392章 敢跟陈汤打官腔?【求月票】(2 / 2)

等路修好,匈奴人也磨炼得差不多了,就开始垦田种地。

贺兰山东麓的西套平原还有大片良田需要开垦,这些匈奴人正好可以用来垦田,再从长安调一些书生,教育他们的子孙后代,逐渐毁掉匈奴的历史。

三代人之后,匈奴人就会彻底洗掉身上的羊膻味,变成忠君爱国、耕读为主的汉人。

混元宫内,李清照捧着大饼咬了一口:

“若是匈奴人全跑了,那子公将军不是白忙活了吗?”

周易说道:

“跑了正好,给大汉腾出来土地,各地的流民调过去垦田,推行新的耕种方式,将粮食产量提上来。”

西汉末年,经过王莽篡汉、赤眉、绿林轮番起义后,再加上连年自然灾害,北方的人口锐减……趁着现在还有挽回的可能,得提前下手,免得重蹈覆辙。

李清照问道:

“要是那些匈奴人联合北匈奴再打回来该怎么办?”

武媚娘笑道:

“他们只会抢夺那些水草丰茂地区,不可能联合的,南北匈奴的仇恨根本无法化解,否则东汉时期,匈奴也不会一直内斗到汉末了。”

南匈奴本就是打不过北匈奴才依附大汉的,现在回去也是当受气包的命,所以大部分南匈奴人根本不会离开,而是选择留下来给汉人当奴仆。

只要不直接杀他们,他们都会死皮赖脸的继续留在汉地。

可以说,汉宣帝对匈奴人太优待,导致西汉末年匈奴人的反复和尾大不掉,周易觉得这个事儿还是要清算的,尤其是将匈奴位列诸侯王之上以及用四郡赋税养南匈奴的骚操作,跟司马光退还西夏土地有一拼。

饭后,周易回到房间,将萧望之、赵充国等人的名字写下来,回头交给王嫱,让刘向安排人开始在朝堂上扇风,开始清算对异族怀柔的大儒。

匡衡认为陈汤挂人头的操作是对帝王的羞辱,萧望之坚持将匈奴当成与大汉平等的国家……西汉末年这些大儒,多少都有些大病。

现在,是时候重新统一思想了,对异族抱有好感的人,一律赶出朝堂,禁止教学生,禁止做学问,免得一个教出十个,十个教出一百个。

汉人中那些逢夷必跪的软骨头,就是被上一代的软骨头培养出来的……生生不息,一跪到底。

另一边,西汉武帝世界。

未央宫内,刘彻正在陪卫子夫和刘据吃晚饭,张汤进来禀报说:

“陛下,博士狄山连续三日上奏表,言称我大汉对匈奴妄动刀兵,国祚必不长久,下官可以将他拿入大狱吗?”

要是评选华夏十大酷吏,张汤绝对名列前茅,这家伙不光喜欢盯着群臣挑刺,甚至还搞过钓鱼执法……虽然名声不好,但他对于大汉的崛起,起到了无可估量的作用。

没有汉武帝这一代的付出,大汉不可能成为华夏民族的图腾和符号。

刘彻赏给张汤一张羊肉饼子说道:

“别人说句话就下大狱,我大汉可不能乱搞文字狱,明日早朝,若狄山还执意反对出击匈奴,朕亲自安排他的去处。”

听到这话,张汤双手捧着羊肉饼子,告退离开。

等他走后,刘据问道:

“父亲,狄博士说的对吗?我大汉是否应该对匈奴用兵?”

从之前的质疑父亲,到现在主动请教,刘据这段时间改了不少,不再对夫子言听计从了……当然,这也跟刘彻给他换了一批老师有关。

刘彻端着碗,亲自盛了一碗汤羹递给卫子夫,笑着对儿子说道:

“若匈奴一直与我大汉和平共处,我自然不会妄动刀兵,也会继续和亲。但他们一再侵犯大汉边关,那就只能彰显大汉的雷霆怒火了,只有让他们知道大汉惹不起,他们才会重新变得温顺起来。”

第二天大朝会上,刘彻刚坐稳,博士狄山就出列奏表,希望大汉能收拢刀兵,马放南山,结束战争。

朝中的几位主战派刚要起身反驳,刘彻就开口了:

“狄山,若让你管理一郡之地,你能让匈奴不侵犯吗?”

狄山摇头说道:

“自是不能的,匈奴乃蛮夷,我大汉需教化、引导他们,而非进攻。”

刘彻接着问道:

“给你一个县,你能让匈奴不侵犯吗?”

狄山感觉到了什么,再次摇头,不过言语间已经开始服软了。

但刘彻不为所动,第三次问道:

“若给你一个坞堡,你能让匈奴不侵犯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