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太子伴读(17)(1 / 2)

“如果朝廷命官们和百姓知道水患后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兴许能避免掉不必要的伤亡。”

燕时序神色认真起来。

一个国家的强盛在于方方面面,但人口一定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每一次灾害死的百姓都是朝廷的损失。

如果能有一个方法能减少人口损失,燕时序很愿意做。

秦笙笙道:“可以为此编写出一本书,书籍下放,有地方官员勒令说书人说书,给百姓科普。”

这个世界也存在一些关于自然灾害的典籍。

但大多是讲灾害后如何治理,而不是如何防患。

“比如地龙翻身,死去的百姓基本上都是被倒塌的房屋压死的,如果在地龙翻身前,或者途中,跑到空旷地带,是否在一定程度上会避免伤亡?”

燕时序眸子亮了亮。

“我记得当时我们在衮县巡视时,看见很多倒塌的房屋,夹角处或者小房间保存得较为完好,在地龙翻身时,是否可以先躲到屋内的夹角处或者小房间,后面再等待救援?”

燕时序道:“秦笙,你拿掉了遮住孤眼睛的叶子。”

他想不到这个,因为他自小学习的都是如何治理。

灾害发生后,要如何将银子用到该用的地方,如何安抚百姓的情绪,如何解决这件事情。

从来没有想到过预防。

秦笙笙道:“臣也是灵光一闪,想到这点。”

“不光是地龙翻身,这水患一定也有防患的办法,等到了云州,臣实地调查一番,再问问百姓跟同僚们,看能不能找出方法。”

“好,这件事你放心去办,办成了大功一件,”燕时序开口,“时疫有孤在,孤会解决。”

燕时序再次为秦笙感到惊叹,不光是聪明才智,更是她的这份心。

秦笙是真的将百姓放在心里。

他跟秦笙不光是上下级的关系,更是知己,是灵魂的共鸣。

燕时序将笔墨纸砚取出放到马车里的小桌上,亲自为她磨墨。

秦笙笙想着地震的防御以及自救方法,佯装回忆的写写画画再改一改。

时不时跟燕时序讨论几句。

燕时序接着磨墨跟她靠得极近,近到能看见她脸上的绒毛。

秦笙容貌一向出众,此时离得这样近,也看不到丝毫的瑕疵。

燕时序想起先前看过的一卷书。

讲的是一位女子女扮男装进书院念书,却喜欢上了一位同窗。

燕时序还记得书中的大意。

女子女扮男装总会出现一些破绽,诸如耳垂的耳洞。

燕时序目光落到秦笙光洁的耳垂上。

-[英台不是女儿身,为何耳上有环痕?]

-[耳环痕有原因,梁兄何必起疑云?村中酬神多庙会,年年扮作观音像。]

……

-[梁兄啊梁兄,做文章要专心,你前程不想想钗裙]

燕时序收回视线,一时间也不知道自己在期待着什么。

他这副样子,又与书中的主人翁何异?

他爱的是秦笙,无论秦笙是男是女。

他不喜欢这个故事,这个故事太过悲情。

他跟书中的主人翁不同,他要走向最高的位置,将天下的权势握在手中。

任何外力都不能将她们分开。

秦笙笙很快将关于地龙来临时该如何做的注意事项写好。

她拿给燕时序看,“可以再差人在京中查一查古书典籍,看有没有关于地龙来临前的预警。”

“可以把这些全都整合到一起。”

宣纸上的墨痕还未干透,秦笙笙的字是极好的,工整而不失风骨,一笔一划极为有力。

“好,”燕时序快速的扫了一遍内容,视线格外柔和,“秦笙,孤替天下百姓谢谢你。”

秦笙笙道:“殿下言重了。”

她永远谦卑,无论是言语还是举止,都令人挑不出错。

哪怕因着自幼结伴长大的关系,哪怕自己说过只有她们两人时,可以放松些。

她也没有半分逾越。

燕时序心中带着说不出的沉闷。

他要的一直都不是纯粹的君臣关系。

不过不急,治理时疫的这几个月,是他跟秦笙相处的好机会。

他也能趁着这个机会试探试探秦笙。

秦笙写书,燕时序就帮着在一旁整理。

一路上,没有人烟时,就原地安营扎寨,路过村子城池,倒可以好好休息一番。

紧赶慢赶,一个月才赶到云州。

整个云州城都仿佛被笼罩在一片阴云中。

众人分外肃穆,云州知县赵才带着一众官员等在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