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玩死鞑子(1 / 2)

以前叫提供情绪价值,现在叫溜须拍马。

那么继续挑皇帝最爱听的讲:“鞑子有绿营汉军,我们为何不能有鞑子仆从军。如条件允可,臣计划编练鞑子俘虏组建协从军,驱其同胞互殴。”--“我们可以做到把后金一棍子打死,可为什么要一棍子打死呢?钝刀拉肉,割上十七八刀慢慢折磨死不好么。应对辽事,旨在一个玩字,把伪满玩残玩死。”--再给补刀一句:“这叫啥,这叫做让鞑子生得随机、死得有趣。多好。”

对呀,为何要一棍子打死呢?一点不好玩。要他死不难,要他生不如死,让大反派坐看自己血液流尽身体腐烂才有趣,才有游戏难度。试图取悦皇帝的同时,泰森也说服了自己。忽感自己之前格局小了,把自己给看扁了。在压倒性军事优势下,何必急吼吼一把置敌于死地?!这种思维本身就是不自信的表现,我为刀俎、敌为鱼肉,用一千种法子把鞑子折磨死岂不更爽。

泰森此说更能体验到复仇的快感,令朱由校喜不自胜。“甚好,甚好!”去他娘的皇家威仪和矜持,老子身为年轻人就该敢爱敢恨不演不装。”好,此计甚好。”

忽生一忧出来,把皇帝的快乐瞬间冲淡。“二位兄弟,矛尖够利,后盾却脆。万一建奴来个鱼死网破,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弃家不顾玩换家战术...宁远城里的那位大都督可非良善。赵家楼里有他一席,是否轻率了?”

换家!?你朱由校把建奴领袖黄太吉捧太高了吧。那矮胖子要是有这魄力,老子倒敬他三分。放心吧,那货想不出这般的战略。这种超越常人思维的宏伟战略和宏大叙事只有当年主席老人家才能有!

皇帝明鉴:袁崇焕肯定不是好人,更是个狡诈之徒。这位兄弟没事就钻研《大明律》,非常善于钻法律空子---对吧,好人怎么会成天研究法律呢。

先前向后金走私粮食,六倍差价,赚麻了;新近有拒绝领命救援近卫军,叫人恨得肚肠骨痒;就他干的这两件事,哪件都够去天牢吃牢饭吃到死。可人家对法律条文的理解相当透彻,你心知肚明却拿他没办法。向后金走私粮食,他是通过科尔沁蒙古走的,把粮食卖给科尔沁部,统战需要,这没毛病吧。拒绝救援近卫军也站不住脚,他领命了,部队也出动了,可遇上鞑军阻击冲过不去,这也没毛病吧!

“陛下所言极是,此人之前与鞑子八旗高层书信往来密切,我等皆知此人不是好货。这个袁崇焕,先前就是文官资本利益集团在辽东走私网络的白手套,人家就是奔着挣钱去的。”--“但有毛文龙毛帅在,关宁线就在。东江镇若没了,关宁线形同虚设。”

没错,防线防不住敌人。只有防线上愿战敢战之人才能御敌。后面的话就不用多说了,皇帝冰雪聪明着呢。正如他自己把这货留在关宁防线的综合考虑:小丑献丑吧,群魔乱舞吧。我自冷眼相看,一切尽在掌握中。

好,你们坚持要用袁崇焕那就用吧,朕可是提醒过了。

皇帝更为关心的是泰森独到的用兵之道。好家伙,这位梁山军的原总司令现军机委主席,在历次的对外作战中从来不曾直接或间接指挥部队,从来都是让前线指挥部放手去干。有道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你这货倒好,指挥打仗无命无令,只在战役发起前定个目标,完了大小事撒手不管,元帅将军做到你这份上也是古往今来独一无二了。这么干会不会出大问题?比如前线部队哗变、倒戈、投敌啥的。

恕我直言,皇帝你这话没有逻辑联系因果关系。泰森这么干是基于对自己军事能力的清晰判断,他可能会打仗,但肯定不会指挥打仗。

泰森曾试图学习指挥作战,结果发现这门学问对天赋有特别要求,小镇做题家的法子不管用。既然自己不太会,那就让会的人去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