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福宁殿。
宋徽宗赵佶也得到了高家抄家灭族的详细汇报。
听着高俅已死,高家被抄,他紧绷了许久的心弦,终于稍稍放松了一些。
“好…好…总算结束了。”
赵佶长长吁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高俅死了,高家倒了,所有的罪名都被高俅扛了下来,民愤也得到了宣泄。
这场危机,终于结束了。
赵佶当即下旨召见群臣,当然,重点是召见镇北王西门庆。
他要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再次重申高俅的罪过,安抚西门庆,将这场戏做足。
……
紫宸殿。
百官们怀着复杂的心情步入大殿。
交头接耳间,话题都离不开高俅的覆灭和镇北王深不可测的实力。
当西门庆的身影出现在殿门外时,原本还有些嘈杂的大殿,瞬间变得鸦雀无声。
所有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聚焦在他身上。
今日的西门庆,一袭玄色蟒袍,腰束玉带,身躯挺拔,面容俊逸无双,气质出尘。
他身上并未刻意散发威压,但随着他迈步走入殿中时,一股无形的霸道气势自然流露,笼罩了整个大殿!
之前的西门庆,对于大多数朝臣而言,更像是一个遥远的传奇,一个战功赫赫的藩王。
他们知道他很厉害,但那种“厉害”是模糊的,是只建立在战报和传闻之上的。
而这一次,西门庆在汴京之中完成了一场足以震动天下的反杀。
这些养尊处优的朝臣们才亲身感受到一股源自灵魂深处的震撼。
他们这才真正明白,仅仅“传奇”这两个字,根本不足以形容其万一!
那是一种生命层次上的绝对碾压!仿佛一座无法逾越的巍峨山岳,在他面前,自己渺小得如同蝼蚁!
一些年老体弱的文官甚至感到呼吸困难,双腿发软,几乎要站立不住。
整个朝堂之上,落针可闻。
唯有西门庆平稳而清晰的脚步声,一下一下,仿佛敲击在每个人的心脏上。
他一步步走向大殿中央,所过之处,百官皆下意识地躬身、低头,向这位不仅仅是权倾朝野,更是拥有着超凡力量的王者,表示敬畏。
龙椅上的赵佶,看着西门庆一步步走近,那股气势仿佛是针对他而来,让他如坐针毡,后背逐渐被冷汗打湿。
他忽然反应过来,自己原以为事情“解决了”的想法,是多么可笑。
眼前这个男人才是所有问题的关键所在,他一天不死,大宋江山,就一天不会稳!
西门庆在御阶前站定,向赵佶行礼,嘴角含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官家召臣等入宫,不知有何要事?”
赵佶强压下心中的悸动,努力维持着帝王的威严,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
“镇北王,此次……你受惊了。”
“高俅此贼,罪大恶极,如今重伤不治,倒是便宜了他!此事乃朝廷失察,朕心甚愧。镇北王为国征战,劳苦功高,反遭此厄,朕必厚加抚恤,以安功臣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