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看到这里,历朝历代无数古人也被吸引了目光。
他们被天幕中那些穿着清凉的异域女子,那摇曳的身姿和热情的态度所吸引,一个个睁大了眼睛,直呼顶不住。
“美人!还是能歌善舞的美人!”三国位面。
曹丞相紧紧盯着天幕,双眼放光,一副望眼欲穿的神情。“这巴拉归到底在什么地方,竟然如此盛产美女!”
只是他再一看世界地图,又长叹一声,原来是在美洲的一处偏僻之地。“可惜啊,远隔千山,孤只能望洋兴叹!”
只不过暗地里,曹操想要开拓美洲的心思,又多了一分。
【巴拉归的一夫多妻制已经存在了一百多年。】
【以前在这里,巴拉归男人只要到了法定结婚的年龄,如果不结婚是需要被抓去坐牢的。【除此以外,老婆数量少于3个也是需要坐牢的。】
【而巴拉归朝廷这样做,也是迫于无奈。】
【因为这个国家实在是太缺男人了,男女比例严重失衡。】【那为什么会这样呢?】
大汉武帝位面。刘彻心中了然。
果然还是人口比例失衡的问题。
这种问题华夏也曾经发生过,不过往往是在连年战乱之后出现。
男丁稀少,全是女性留守,因此在男人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如果不让强迫一个男子多娶几个老婆,就会造成许多女子没人娶,缺少新生儿的情况。
国家的人口也会严重不足。
长此以往,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而是关系国家生存发展的大事。
因而,巴拉归朝廷的做法,刘彻觉得完全可以理解。
【原因很简单,因为战争。】
【1864年至1870年间,巴拉归与乌拉归、潘帕斯、桑巴国组成的三国同盟发生了战争。】
【这是南美洲历史上最致命、最血腥的一场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巴拉归下到8岁、上到60岁的男性全部被征招入伍,几乎是全民皆兵
“这··全民皆兵?8岁上战场???”
看到这个离谱的数字,历朝历代的众多古人震惊无比,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么小的人上战场能干什么?
连兵器都拿不动,上去送死吗?
这国家的朝廷难道是疯了,才会干出这样的事情吧!
完全不为子孙后代`考虑一下,一点薪火都不留!
不少古人觉得巴拉归朝廷简直是疯了。
【对巴拉归不幸的是,这场战争的结果最终以它的惨败告终,并让巴拉归的男性人口遭到灾难性的损失。】
【战争爆发的时候,巴拉归的总人口只有53万,战后锐减到20万,且只剩下不到3万男人。】
【这让只有巴掌大的巴拉归陷入严重的危机之中。】
【别说恢复国家元气了,能不能把这个国家与民族繁衍下去都是个问题。】大明位面。
朱元璋微微叹了口气,颇有些感同身受。
确实如此,经过长久的战乱之后,这巴拉归眼下已经到了无比危急的时候。
就如同此时的大明,经历元末战乱,人口锐减,让朱元璋不得不颁布一系列休养生息之策,来增加人口。
【于是,巴拉归朝廷就颁布了一条法律,实行“一夫多妻”制度。】
【而且,为了让巴拉归人口能讯速恢复,朝廷强制下令一个巴拉归男人在适婚年龄必须要娶三个老婆。】
【如果你老婆没有找够,对不起,这是违法,来坐牢吧。】【更狠的是,巴拉归朝廷后面还有一条法令——禁止离婚!】
【这就要命了,娶了三个老婆可以,但是终身不得离婚,就有点难为人了。】
“这就有些不合理了,哪有按着头让百姓不离婚的。”历朝历代的众多古人觉得这个律法有点过份了。
天下的情况千奇百怪,不能生搬硬套,怎么能用一种方法来死板地规定所有人呢?最起码,不能完全禁止离婚这事。
【更悲剧的在后面,在巴拉归的传统文化中,男人是要养老婆的。】
【巴拉归的女性,结婚后基本上不上班,在家教孩子,干家务,全靠男人挣钱。】【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就算是一个妻子,经济压力也挺大的,更不用说多妻制了。】
【很多巴拉归男性对此苦不堪言,甚至集体请求朝廷废除这个制度,但女性们却坚决反对“彼其娘之!”
看到男人要完全养自己的老婆,而且全靠一个人养活一家子,不少古人当即情不自禁地爆了粗口。
同时他们也明白过来,为什么说,巴拉归的男子都苦不堪言了。他们之前还是想简单了。
什么温柔乡,什么三妻四妾···这都是富人才能享受的啊。
真要是一个普通人,让他同时养活自己和三个妻子,再加上几个孩子,那就不是享福了,而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就算是华夏古代,同样是男主外,女主内,男人负责挣钱养家的传统。
但华夏古代可没有巴拉归这条必须娶妻,还得娶三个以上的法条。
没钱还娶三个妻子,这不是要把人给逼死吗?
有能力就多娶,没能力就少娶。
实在太穷,也可以不娶,这才是正常的。
因而,不少古人也能理解为什么巴拉归的男人们要反对这个制度。没有那个能力,又要被迫养三个老婆,日子肯定会过得艰难无比。
【如今,这条“一夫多妻”的法律已经被巴拉归朝廷废除。】
【不过,在巴拉归的很多地方,巴拉归人依然遵循着这一传统,偷偷地实行一个男人找几个老婆的传统。】
【对于这种现象,巴拉归朝廷并未采取阻止的措施,而是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许这种行为的存在。】
大汉位面。
看到这里,刘邦微微颔首。
“看来这也只是权宜之计,并没有长时间地施行下去。”不过,这才是一个国家正常的表现。
人口急缺,那么采取非常手段来鼓励生育可以理解。但一旦人口足够了,也确实应当适时取消这些政策甘。
而联想到秦末的战乱与千里硝烟,和汉初的民生凋敝景象,刘邦摩掌着胡须,心中若有所思。
“朕的大汉,要不要也采用一下此等‘非常’之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