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四合院局外人 > 第38章 爷孙斗与电影梦

第38章 爷孙斗与电影梦(2 / 2)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他不希望人们忘记,今天的和平安宁,是建立在无数英雄的牺牲之上的。

夜色渐深,老人的心中却亮起了一盏灯,那是历史的光芒,也是传承的希望。

肖铭童的办公室电话几乎被打爆,各路资本、明星经纪人、制作公司都想分一杯羹。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肖铭童早有准备。

“设立三级过滤机制。”他在公司内部会议上冷静部署,“第一级,前台和秘书处直接回绝所有非预约咨询;第二级,项目开发部按既定名单对接;第三级,最终决策必须经过我本人和爷爷确认。”

然而,利益的诱惑太大,总有人试图钻营。

某日,一位自称是某大型基金合伙人的男子,通过七层关系终于约到了与肖铭童共进工作午餐的机会。

餐桌上,对方侃侃而谈:“肖董,我们基金可以带来不仅是资金,还有海外发行渠道。只要您点头,额外2个点的回报不是问题...”

肖铭童慢条斯理地切着牛排:“李总,项目的投资结构已经定了。

还有你不知道港城创业金融集团是我亲爹的私人控股公司吗?”

“凡事都有变通嘛。”对方压低声音,“我们可以通过海外公司走账,绝对安全...”

肖铭童放下刀叉,眼神渐冷:“这顿饭我请。我还有事,失陪了,朋友奉劝一句做大事业的人,首要一点三观正,就要行得正才能坐得稳!。”

类似的情况层出不穷。

有半夜堵在家门口“偶遇”的,有通过政府关系施压的,不过走这路的人直接被人拉黑了。

甚至有人不知从哪弄到了肖镇在南锣鼓巷老宅地址,提着厚礼上门拜访。

结果可想而知——那些人连肖镇的面都没见到,就被门口的工作人员礼貌劝返。当然也有例外:许大茂。

作为肖镇几十年的老邻居,许大茂的世林传媒确实得到了一份投资邀请。

不是因为他多会钻营,而是肖镇的一句话:“大茂虽然精明,但做事有底线,又是老邻居,给他个机会。”

何雨柱的大儿子何柳伯也获得了为何柳传媒参投的机会。

当何柳伯带着儿子何良登门致谢时,肖镇正和何雨柱在院里下棋。

“肖镇啊,谢谢您给何良这个机会。”何雨柱落下一子,语气诚恳。

肖镇眼睛盯着棋盘:“柱子,记得咱们年轻时你说过,做人要像做菜,火候到了自然成。现在是你家火候到了。”

最后一家主控方是八一电影制片厂。

肖镇特意要求:“这种题材,必须要有专业军事指导和历史把握,八一厂不可或缺。”

四家主控确定后,肖铭童立即召开了第一次联合筹备会。

会议结束后,他被肖镇叫到了南锣鼓巷老宅。

书房里,肖镇正在审阅剧本大纲,见孙子进来,直接问道:“项目的事安排得差不多了,你个人的事呢?”

肖铭童心里一咯噔:“爷爷,项目刚启动,我哪有时间考虑个人问题...”

“放屁!”肖镇把笔一摔,“你今年都多大了?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你爸都上小学二年级了!”

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逼婚行动”开始了。

第一位相亲对象是某能源大亨的千金。见面不到十分钟,姑娘就开始规划肖铭童的“职业重组”:“我觉得你应该把重心放在家族事业上,娱乐圈这种地方不要太深入。

婚后我们可以住在澳洲,那里环境好,适合生孩子...”

肖铭童礼貌地回应:“我对事业有自己的规划。”

“什么规划?”姑娘挑眉,“不就是拍电影吗?那种事情交给

对了,听说你们项目很火,我有个表弟刚从美国学电影回来,可以给他个副导演职位吗?”

“……”肖铭童都不知道这是个啥品种,他投资大几千亿的星空探索是被时空大爷屏蔽了还是怎么的。

第二次见面是位知名女律师。

刚一落座,她就拿出一份婚前协议草案:“肖先生,我认为我们应该先明确几点:第一,婚后财产各自独立;第二,生育与否由女方决定;第三...”

肖铭童看着那份整整十二页的协议,哭笑不得。

最离谱的是第三位,自称是“女权主义者”的网红作家。

见面当天,她带着摄影师全程跟拍,每说几句话就要停下来摆拍。

当肖铭童委婉表示不方便拍照时,对方顿时炸毛:“你知道什么是尊重女性吗?女性有记录自己生活的权利!你们直男就是这样,总是想控制女性!”

肖铭童无奈道:“我只是觉得私人约会不需要摄影师在场。还有你是那个奇葩,长这么大没有人敢在面前放肆也不打听打听小爷是谁?”

“看!又在定义什么是我需要的!”她对着镜头说,“家人们谁懂啊,今天遇到下头男了,居然想干涉我的创作自由...”

不过这妞儿刚说完就被平台永封了,肖铭童走过时说道:“缺心眼,你不知道头条短视频我是第三大股东吗?说你缺心眼都夸奖你了什么臭鱼烂虾……”

当晚,肖镇问起相亲情况,肖铭童如实汇报。

听到第三个姑娘的表现时,老爷子皱起眉头:“这姑娘不是女权,是白内障。”

肖铭童没听懂:“白内障?”

“眼里只有自己,看不到别人,这不是白内障是什么?”肖镇没好气地说。

几次失败的相亲后,肖铭童终于爆发了:“爷爷,我现在真的没心思谈感情!

项目刚刚启动,那么多事情要处理,您能不能别再安排这些了?”

肖镇看着孙子焦头烂额的模样,终于松口:“行,项目为重。但是等项目上线后,你必须认真考虑个人问题!”

《狙击》项目在这样的小插曲中稳步推进。

肖镇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剧本写作进展顺利;张小谋开始组建制作团队;八一厂派来了军事和历史专家;许世林和何良也各自发挥了资源整合的作用。

尽管外界依旧虎视眈眈,不过有心没有胆。

但四家主控方团结一致,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那些想要钻营的资本终于明白,这个项目不是普通的商业合作,而是带着历史厚重感和家国情怀的特殊使命,不是用钱就能敲开大门的。

在一个深夜,肖铭童审核完最后一版预算报表,站在办公室落地窗前俯瞰京城夜景。

手机响起,是肖镇发来的短信:“剧本第三稿已完成,放你桌上了。记得吃晚饭。”

肖铭童走到办公桌前,果然看到厚厚的剧本稿整整齐齐地放在那里,第一页上还贴着一张便条:“臭小子,跟你相亲不是我逼你结婚,是怕我走了以后没人陪你。——爷爷”

握着那张便条,肖铭童久久无言。窗外,京城的灯火依旧璀璨,而《狙击:北方的血与火》的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