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应对之策(2 / 2)

曹轩点了点头道:“早在出征之前,孤早已命人走遍兖、豫、冀三州,访了两千余户农家。

你看这里,陈留郡的老农说:只要能安稳种三年地,谁坐龙椅都一样;颍川的塾师写道:生员们盼着新朝能修校舍、增学田;就连南阳的猎户都念叨:要是关卡少了,兽皮能卖个好价钱。

而且为了取信百官,孤还特意安排校事府的探子,把家庭地址、家中情况等如实记录下来。

有了这些东西,那些酸儒拿什么和孤斗?”

“魏王英明。

这些记录,字字皆是血泪啊。

那些高高在上的士子,终日高谈春秋大义,却忘记了他们今日所得乃是谁来供养的?

他们祖宅里藏着千亩良田,粮仓里堆着十年陈米,自然不愁饥寒。

可陈留老农的儿子若再吃不饱饭,明年开春便要去落草为寇;颍川塾师的校舍若再不修缮,秋雨一淋,连最后七个学童都要散了。

这些,他们何曾放在心上?”贾逵义愤填膺的回道。

曹轩端起茶盏,看着袅袅升起的热气,眼底闪过一丝冷冽:“他们不是不放在心上,是不敢放在心上。

自光武中兴以来,士族垄断经学,把持官场,早已忘了民为贵的古训。

他们怕的不是孤篡汉,是怕新朝断了他们的世袭特权。”

“魏王所言极是。

臣这就去整理这些民情记录,明日便呈上去。

当年孔圣人周游列国,见饿殍便长叹‘苛政猛于虎’,可见圣人之学,本就以救民为要。

如今那些士子捧着半部《春秋》便自诩正统,却视百姓疾苦如无物,这才是真的背叛圣道!”贾逵点了点头郑重的回道。

“善,有贾卿为孤周旋此事,孤无忧了。”

“魏王放心,臣定不辱使命。”

待贾逵离开后,满头大汗的典满匆匆跑了进来道:“魏王,已经查清楚了,董祀在工部却有贪赃枉法之举。”

“贪的多么?”

典满摇了摇头道:“不多,也就百金左右吧。”

“哼,没出息,白长了一副好皮囊。”

“虽说不多,但这些钱可都是从先王的葬礼上抠出来的。”典满继续回道。

听了这话,曹操猛地一拍案几,怒喝一声道:“先王葬礼上的钱也敢动?这狗东西真是活腻了!”

典满垂手立在一旁,一句话也不敢回。

“典满。”

“末将在。”

“你派人安排董祀和昭姬夫人和离,然后将董祀交由刑部处理。”

“诺,魏王。”

曹轩轻叹一声,缓缓来到窗前,喃喃自语道:“一位智勇双全的才女,配这么一个绣花枕头,实在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