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7月6日,古城徐州的清晨被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点燃。
经过徐州市泉山公安分局干警连续20个昼夜的艰苦奋战,笼罩在湖滨地区上空数月之久的阴霾终于被驱散——系列流氓拦截女工案的元凶“色怪”,被化装侦查的干警当场擒获。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大街小巷,市民们奔走相告,尤其是那些提心吊胆上了几个月夜班的女工和她们的家人,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
然而,胜利的曙光背后,是长达一个多月令人发指的犯罪行径和公安干警不眠不休的执着坚守。
罪恶的阴影:夜归路上的噩梦
时间回溯到1996年6月初,徐州市泉山区湖滨新村。当夜幕深沉,大部分居民已进入梦乡时,一些下夜班的女工却在回家的路上遭遇了毕生难忘的恐怖。
6月4日深夜12点,月光清冷地洒在湖滨五期18号楼下。
女工谢小华拖着疲惫的身躯刚走到楼下,一个黑影猛地从角落窜出,一把将她拖拽至黑暗处。
不等她呼救,一只脏手便捂住了她的嘴,另一只手在她身上粗暴地摸索、猥亵。待她从惊恐中回过神,那名男青年已如鬼魅般消失在夜色里。
这仅仅是开始。6月8日午夜,湖滨118号楼4单元内,女工刘雨晴遭遇了同样可怕的拦截。
她拼尽全身力气,一边挣扎一边发出声嘶力竭的呼救。寂静的楼道里,她的叫喊声格外刺耳,做贼心虚的案犯这才仓惶逃窜。
6月13日凌晨1点,悲剧再次在湖滨三期13号楼下上演。女工刘文在此被拦截猥亵,幸而一名晚归的住户恰巧路过,沉重的脚步声吓退了正准备进一步施暴的案犯。
最为恶劣的一幕发生在6月23日晚10点40分。在湖滨4期4号楼3单元内,恶魔终于撕下了最后的面具。
他将下夜班的女工吴海燕拦截后,竟在楼道内强行脱下她的裤头,实施了令人发指的蹂躏。作案后,他再次从容逃离,留下身心受创的受害者。
……一桩接一桩的报案,记录着同样的作案手法,同样的作案时间,指向了同一个幽灵般的罪犯。
湖滨地区人心惶惶,女工们不敢独自夜行,整个社区被一种无形的恐惧所笼罩。
利剑出鞘:警方布下天罗地网
系列案件引起了湖滨派出所所长王振民和指导员吴远生的高度警惕。他们一方面迅速将案情上报泉山公安分局,另一方面立即采取先期处置措施。
自6月17日起,一支由一名民警带领十名联防队员组成的巡逻队,开始在案件高发区域进行彻夜巡逻守候。
泉山公安分局接到报告后,深感事态严重。分局迅速将案情汇总上报徐州市公安局,这起系列案件旋即被列为市局“双百竞赛”挂牌案件,要求限期侦破。
6月27日,徐州市公安局胡广松局长、王铁兵副局长先后作出重要批示:
要求泉山公安分局组织精兵强将,多种措施并举,限半月内破案,加强守控,注意抓苗头,决不能形成气候。
军令如山!泉山公安分局闻令而动。当天下午,分局张建军局长、靳冠军副局长便亲自带队,与湖滨派出所干警一同赶到各个发案现场,逐一查看地形,分析案情脉络,现场布置警力。
当晚8时,泉山公安分局会议室内灯火通明,气氛严肃。一场专题研究侦破湖滨系列案件的党委扩大会和所长会正在召开。
面对厚厚的卷宗和受害者饱含血泪的控诉,与会人员群策群力,反复推敲,“色怪”的作案规律和人物画像逐渐清晰起来。
张建军局长当场拍板,成立了以他为组长、靳冠军副局长为副组长的“6·4”专案组,从全局调集了20余名精干干警和20余名联防队员,在发案重点部位设置了10个秘密卡点进行守候。
为了提升作战能力,分局特地调配了10部对讲机确保通讯畅通,并购买了当时较为先进的红外线夜视仪和耳机,极大地增强了夜间监控和隐蔽指挥能力。
一项大胆而关键的策略被提出并执行:由女警和胆大心细的联防队员化装成下夜班的女工,作为“诱饵”引蛇出洞。
与此同时,全区范围内的摸底排查也紧锣密鼓地展开,专案组印制了详细的案情分析表和排查要求,分发到各个派出所和社区,确保不漏过任何一丝可疑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