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了尸源,就等于打开了案件的闸门,接下来可以全力调查她的人际关系、矛盾纠葛和生前活动轨迹。
一个长期生活在上海的年轻女子,为何会裸尸于500多公里外的江苏灌南?警方立即对她的行踪进行回溯,很快,在灌南的邻县——灌云县的一家宾馆的住宿记录里,找到了关键线索。
监控录像显示,2015年8月6日晚上21点46分,邵美华戴着眼镜,身着黑色上衣,出现在宾馆前台。
几秒钟后,一名身穿白色T恤的年轻男子紧随其后,与她一同办理入住。
值得注意的是,房费由这名男子支付,但登记使用的身份证却是邵美华的。
在画面中,两人交谈频繁,神态亲昵,关系显然非同一般。
“这名男子非常关键!即便他不是凶手,也必然是重要的知情人。”侦查员紧盯着屏幕。
随后,两人上楼后因房门无法打开又返回大厅求助服务员,监控清晰地捕捉到了男子的正面影像。这是他留给世间的、与邵美华同框的最后画面。
“追踪”
确认邵美华身份后,警方立即追踪其名下的一辆黑色尼桑轿车。这一查,发现了令人毛骨悚然的行踪。
车辆轨迹显示,在警方推断的邵美华遇害时间之后,这辆轿车反而频繁出现在抛尸现场附近。
2015年8月17日下午15时56分,轿车驶入抛尸地区域,一个多小时后才离开。
监控画面虽然模糊,但能清晰看到驾车者是一名身着黑色T恤的男子,而副驾驶座上空空如也,不见邵美华的身影。
8月18日下午,轿车再次出现在现场附近,这次开车的男子换上了白色T恤。
在被害人理应已遇害的时间段,她的车却被另一个男人开着,反复出现在她的埋尸地,这绝非巧合!
“这辆车,和开车的人,与死者的死亡有直接关联!”侦查员的直觉告诉他们,他们已经无限接近了真相。
接下来,他们对轿车轨迹进行了更彻底的倒查。8月17日凌晨2点多,这辆车停在了灌云县那家邵美华曾入住过的宾馆门口。车上下来一男一女,前往前台开房。
让所有侦查员脊背发凉的一幕出现了:那名男子,穿着与8月6日陪邵美华入住时相似的白色T恤(胸前带黑色条纹),体貌特征高度吻合!
而他身边的女子,却完全不是邵美华!她穿着黑色上衣,未戴眼镜,发型和体态与被害人均有显着差异。
更诡异的是,他们当晚入住的房间,恰好就在十一天前邵美华所住房间的隔壁!
8月17日中午,该男子独自换上一件黑色T恤,驾车外出,目的地直指伊和堂抛尸现场,直至深夜才返回宾馆。而与他同行的女子,则在房间内足不出户,待了整整一天。
8月18日,两人一同驾车,竟然再次前往抛尸现场!
“这个男人就是重大嫌疑人!而这个女人,多次一同往返埋尸地,她即便没有参与杀人,也极可能参与了埋尸过程!”指挥部的判断趋于一致。
通过技术比对和身份查询,两名神秘人物的面纱被彻底揭开:男子正是邵美华的男友尹小刚;而那名女子,竟是尹小刚的前妻——陈艳艳。
“真相”
案情取得重大突破,灌南警方立即部署对尹小刚、陈艳艳的抓捕行动。
然而,当民警赶到尹小刚与邵美华在上海的出租屋时,已是人去楼空。
屋内收拾得异常整洁,床铺平整,物品摆放有序,看不出任何搏斗或凌乱的痕迹,仿佛有人精心清理过现场。
到案后的陈艳艳,在审讯中道出了令人唏嘘的内情。
她与尹小刚本是灌云县同乡,青梅竹马,于2013年结婚,后因性格不合及误会,在2014年冲动离婚。
尽管法律上已解除关系,但两人感情并未彻底断绝,尹小刚频繁联系她,积极寻求复婚。陈艳艳内心也有此意,只是嘴上未曾明确答应。
2015年8月15日,陈艳艳突然接到尹小刚从上海打来的电话,说第二天要来找她。
“我以为他是接我去上海玩玩,”陈艳艳回忆道,“但他到了无锡接到我后,却说他要回老家(灌云县)办点事。”
她并未想到,这趟突如其来的归乡之旅,背后隐藏着如此血腥的秘密,而她的角色,竟是帮助前夫,去掩埋他现女友的尸体。
至此,一桩因复杂情感纠葛引发的悲剧脉络基本清晰。尹小刚在上海杀害女友邵美华后,驾驶她的车辆,千里奔袭,远赴苏北老家准备抛尸。
途中,他特意绕道无锡接上对此毫不知情的前妻陈艳艳,利用她对家乡地形的熟悉,共同实施了埋尸。
一边是刚刚亲手结束的亲密恋人,一边是仍存旧情、被蒙在鼓里的前妻,尹小刚导演的这出残酷戏码,将两个女人都拖入了无尽的深渊。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尽管尹小刚精心策划、企图让邵美华“人间蒸发”,但田间那个意外的土包,以及警方不懈的追查,最终让沉冤得雪,让罪恶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