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90年代大案系列 > 第398章 南京中山陵湖底沉尸案,凶手竟在狱中即将获释

第398章 南京中山陵湖底沉尸案,凶手竟在狱中即将获释(1 / 2)

整整二十三年,南京中山陵景区那片碧波之下的骇人秘密,终于在一个看似平常的秋日被彻底揭开。

湖底沉尸,编织袋,数十斤砖石,服用安眠药后溺水而亡……这一切,竟都源于一段扭曲的情感纠葛。

而真凶,竟是一名已在狱中服刑、即将重见天日的无期徒刑犯。

---

2001年9月22日,中山陵景区附近一片湖面,浮起一个鼓胀的编织袋。

有市民路过,察觉有异,慌忙报警。南京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侦查人员迅速赶到,将编织袋打捞上岸。

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具女性遗体,已高度腐败,面目难辨。更令人心惊的是,袋中塞满了大大小小十多块城墙砖和水泥块,用尼龙绳紧紧捆扎。

“当时我们把编织袋一打开,就闻到一股浓重的腐败气味。尸体被包裹着,除了编织袋,还有几十公斤的砖石,一看就是故意沉尸。”

南京市公安局刑警支队领导回忆道。经勘查,这些砖石与现场周边的城墙砖、水泥块特征一致,系就地取材。而装尸的编织袋,是那种常见的化肥袋,流通极广,毫无特征。

法医检验进一步揭露了死因:死者胃内检出安眠药成分,系生前入水,溺水身亡。“她是被下了药,昏睡中被人推下水,活活淹死的。”办案警官说。警方推断,这极可能是一起熟人作案。

死者约30岁,遇害约一周。南京警方成立专案组,在全市范围内排查失踪人员,但遗体腐败严重,身份始终无法确认。侦破工作陷入僵局。

---

二十三年间,南京警方从未放弃。

他们多次赴全国各地比对生物检材,却始终未能“比中”死者身份。直到2023年9月22日——距离案发整整二十二年后的同一天,刑事科学技术迎来关键突破。

“我们比中了一个人,应该是死者的亲属,两人存在血缘关系。”南京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刑科所技术员说。

警方通过生物信息比对,锁定一名叫许某某的男子,其母许某在2001年后便音讯全无。

进一步调查发现,许某的二代身份证照片竟是黑白的,且2005年后再无任何身份更新记录。“这个人非常可疑,极有可能就是我们要找的尸源。”南京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七大队副大队长说。

许某是南京人,早年丧夫,独自抚养儿子。其母回忆,2001年,女儿曾说“和朋友出去旅游”,之后便再未归家。案发后,警方曾找过许母,但她以“女儿没穿耳洞”“后来还收到过消息”为由,否认死者是许某。

直到民警再次采集许母的生物信息进行比对,才最终确认:湖中沉尸,正是许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