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90年代大案系列 > 第380章 “11·4”血案侦破实录:从武鸣松林到广东公路

第380章 “11·4”血案侦破实录:从武鸣松林到广东公路(1 / 2)

一九九七年一月,广东四会市。

一辆挂着“桂A”牌照的红色“迪赛”轿车,如同一只惊弓之鸟,在公路上疯狂逃窜,引擎发出撕裂般的轰鸣。

后方,警笛长鸣,警车紧咬不放。一场数公里的追逐后,轿车被最终逼停。车门打开,三名年轻男子面色惨白地被警方逐一拽出。

当后备箱被撬开时,在场的所有干警都倒吸一口冷气——里面杂乱地堆放着霰弹猎枪、十字镐、铁铲、沾着泥土的铁棒,以及数卷用途不明的封口胶。

这些工具上沾染的污渍与泥土,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某些未被揭露的黑暗行径。

这个看似普通的交通稽查事件,犹如一把钥匙,猛然撬开了四个月前,笼罩在广西武鸣县上空的一桩血腥谜案。

让我们将时间拨回至1996年11月4日,那个恐怖的凌晨。

广西武鸣县锣圩镇,银桥水库附近的盘山国道在夜色中蜿蜒,寂静得只能听见虫鸣。

个体司机宁武海驾驶着满载塑料凉鞋的货车,姐夫范王文和广东货主洪壮同在车上。

突然,一道刺眼的车灯从后方射来,一辆红色轿车猛地超车,随即一个凶狠的甩尾,将货车逼停在路边。

宁武海还来不及咒骂,两侧车门已被猛地拉开,三支黑洞洞的枪口瞬间抵住了他们的额头。

歹徒动作娴熟,一言不发,用绳索和封口胶将他们捆得结结实实,眼睛和嘴巴也被牢牢封住。

三人像货物一样被塞进驾驶室后排的卧铺上,绝望地感受着车辆被劫持者开动,颠簸着驶离公路,最终停在一片散发着松脂清香的林地——后来才知道,这里名叫“敢虎”松树林。

在密林深处,抢劫先开始了。歹徒搜走了他们身上所有的现金和值钱物品。然而,这仅仅是开始。

紧接着,冰冷的铁棍带着风声,朝着他们的头部、颈部、腿部猛烈击打!骨骼与钝器撞击的闷响,在寂静的松林间令人毛骨悚然。

宁武海在剧痛中失去知觉,又在更剧烈的疼痛中苏醒。他听见不远处传来“噗噗”的掘土声,以及歹徒压低嗓音的交谈——他们正在挖坑,准备掩埋他的同伴。

求生的本能压过了恐惧与剧痛,他凭借残存的力量,挣扎着向身后更深的黑暗中蠕动着爬去……

几乎在同一时间,苏醒过来的洪壮也开始了逃亡,他踉跄着跑出不远,却被歹徒发现,随即被追上,乱棍打死在了距离坑穴六十米外的地方。

当歹徒们回头准备处理宁武海的“尸体”时,发现他竟然不见了。

惊恐万状的他们在黑暗中挥舞铁棒,疯狂地抽打灌木丛,却一无所获,最终只得仓皇驾车逃离。

于是,在那个寒冷的秋夜,浑身是血、几乎休克的宁武海,成了这起血腥劫杀案中唯一的幸存者。

他凭着模糊的意识和求生的意志,一路连滚带爬,终于在黎明时分,用尽最后力气,撞开了锣圩镇派出所的大门。

现场勘察,触目惊心。

武鸣县公安局局长邓洪亲率首批干警赶到“敢虎”松树林。

眼前的景象让见多识广的老刑警也为之动容:地上血迹斑斑,从新挖的土坑中起出的范王文尸体,头部、颈部、脚部遭受了超过三十处的钝器伤,面部已被砸得严重变形;另一具洪壮的尸体倒在远处,更是血肉模糊,难以辨认。

然而,悲剧远不止于此。

在附近群众的指点下,干警们又在另一处洼地挖出一具已高度腐烂、面目全非的男性无名尸。法医鉴定显示,此人死于大约十个月前,死因同样是头部遭受钝器重击。

邓洪局长敏锐地意识到,这极有可能是同一犯罪团伙犯下的系列罪行,当即决定并案侦查。

迷雾重重的侦破。

县公安局成立了“11·4”专案组。唯一的线索提供者宁武海,因头部遭受重创且当时环境黑暗,仅能模糊回忆起歹徒驾驶的是一辆红色“迪赛”轿车。

有群众反映,曾在1995年见过几个开红色轿车的年轻人在路边饭店吃饭,其中一人似乎常在里建华侨农场一带活动。

警方据此进行了多次严密排查,却始终未能锁定嫌疑人。

案件侦破工作陷入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僵局。来自社会各界的压力和上级领导的督办令,让邓洪局长和他的战友们倍感压力,他们立下誓言:“不破此案,誓不为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