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猾的犯罪嫌疑人作案后,使用店内的拖布清理了地面血迹,又用抹布仔细擦拭了灭火器、玻璃柜台等可能遗留指纹的部位,企图掩盖罪证。
这家服装店专营高档女装,均价都在千元以上。据女老板介绍,魏世珍的工作时间是上午十点到晚上十点,下班前需要向她汇报当日营业额。
店内的三名女店员都是年轻姑娘,是她从其他商店挖来的,每月工资数千元,待遇优厚。除了周末,平时每人每周只有一天轮休。
几天前,其中一名女店员刚刚辞职,而犯罪嫌疑人正是这名女店员的男友刘石刚。他因感情纠葛,怀疑魏世珍在宿舍说了他的坏话,导致女友与他分手。
鉴于两案都是针对女性职员的残忍杀害,作案手段都表现出极端的暴力倾向,市公安局决定将“9·12”案与“9·6”案并案侦查,由专案组统一负责。
在办案民警四处搜捕犯罪嫌疑人的同时,技术人员在试衣间外的地面上,通过化学试剂显现并提取到了两枚不太清晰的血足迹。
随后,这两枚血足迹与“9·6”案件现场那枚条件极差的鞋跟印记被一同送往河南省公安厅,请求足迹鉴定专家郑德才进行检验,鉴定两案足迹是否同一人所留。
郑德才和他的团队接到任务后,立即投入紧张的检验工作。然而,由于现场足迹数量少、质量差,检验难度极大。他们经过整整两天反复比对和分析,最终只能得出一个初步结论:“两起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很有可能为一人所为。”
同年10月30日,专案组经过大量排查和追踪,成功将“9·12”案件重大犯罪嫌疑人刘石刚抓获归案。
然而,在随后的突击审讯中,刘石刚矢口否认杀害服装店女店员魏世珍,更不承认与饭店女服务员刘桂荣的死有关。他自恃作案时没有留下痕迹,对两起案件的指控全部予以否认。
专案组随后将刘石刚的鞋子送往某市公安局进行检验,希望鉴定其足迹与两起案件现场足迹是否吻合。然而,鉴定结论却是否定的——现场证据无法证明刘石刚到过两起案件的案发现场。
刘石刚自称,9月12日当晚,他只是在服装店骂了女店员魏世珍几句就离开了,对随后发生的杀人案一无所知,甚至暗示可能是其他顾客作案。
案待续代侦破再次陷入困境。尽管郑德才和他的团队做出了倾向性认定结论,专案组也仍然对刘石刚保持怀疑,但由于他有过多年服刑经历,熟知法律程序和证据规则,审讯过程中态度极为顽固,拒不认罪。
专案组没有气馁,一边依法刑拘刘石刚,一边不断扩大排查范围。然而,两个月时间过去了,所有新发现的嫌疑对象又都被一一排除。
为了做到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坏人,市公安局刑警大队负责人亲自带领刑科所技术人员,再次将刘石刚的鞋子和行走足迹样本送往河南省公安厅,放在了郑德才的办公桌上。
郑德才和他的同事重新投入检验工作。经过一整天的精密比对,他们基本确认“9·12”服装店血案现场的血足迹为刘石刚所留。
然而,“9·6”血案仅有一枚皮鞋后跟印迹,仅凭这个就要做出同一认定,无疑给鉴定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
郑德才为避免误判,反复多次对检材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和测量。特别是为了验证鞋跟踏在人体上形成的印迹特征,他和同事用刘石刚的皮鞋在各种材质上进行了数十次实验,但效果都不理想。(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