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确实很有远见,她心中如明镜般清楚,长远规划了未来十年甚至更久的事。
于嗨糖也很愿意照顾易大爷和易大妈。
但她还是得听林枫的意见,毕竟“嫁鸡随鸡”
。
她深知林枫的为人,他对人一分好,就会加倍回报。
这些年夫妻俩生活美满,全因林枫掌家,于嗨糖相夫教子。
两人互相扶持,家庭幸福,在整条街都是数一数二的。
于嗨糖决定将易大爷的一万元存起来,作为他和易大妈日后生病住院或买药的费用。
易大爷的养老金也有几十块,足够贴补日常开销,剩余部分还能改善全家的生活。
只要易大爷身体恢复健康,每月还能领取退休金,他简直就是家里的“活财神”
。
易大妈这些年也常帮忙照顾于嗨糖的孩子,有时于嗨糖回娘家,孩子们就在易大妈家吃饭,两家关系亲密无间。
孩子们也非常支持这件事,因为他们都感受到易大爷爷和易奶奶对他们的宠爱。
在他们年幼时,这两位老人几乎成了他们的亲爷爷奶奶。
如今,孩子的父母同意赡养老人,三个孩子自然很高兴。
林枫一家围坐一起,吃着红烧肉,喝着小酒,欢声笑语不断,气氛温馨和睦。
而隔壁的刘海中却独自喝闷酒。
刘海中即将退休,欠轧钢厂的钱也快还清了,退休后每月有养老金可领,本是件好事。
但刘海中却愁眉不展。
有钱却没有家人陪伴,三个儿子都不在他身边。
大儿子去了外地,再也不愿回来;二儿子和三儿子婚后搬走,很少回来。
辛苦养大的三个儿子,如今一个也靠不上。
刘海中心里焦急万分,但又无计可施。
妻子看他整天唉声叹气,很是不解,问他是不是厂里出了问题。
刘海中摇头不语,只顾喝酒吃菜。
妻子猜测是不是因为儿子们的事,责怪他不该那样对待孩子们。
刘海中沉默片刻,沉重地说自己没事。
妻子不信,认为他是生儿子们的气。
妻子数落他,说儿子们回不来都是他的错。
他太冲动了,把两个儿子骂得都不敢回家。
刘海中心里有苦说不出,只能默默承受。
第三更完。
刘海愁眉不展,独自饮着闷酒。
前院的三大爷阎埠贵也在发愁。
他大儿子阎解成进了监狱,即使出来也可能快五十岁了。
那时他自己能照顾自己就谢天谢地了。
阎埠贵根本没指望阎解成能为他们老两口养老。
至于老二阎解方,那家伙油滑得很,像泥鳅一样。
婚后就搬出去住了,一年难得回来几次。
老三阎解旷,在阎老西眼中就是个废物。
都二十多岁了,连个媳妇都找不到。
给他介绍了多少对象啊?但每次见面,人家都看不上他。
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过无数次了。
老二阎解方夫妻俩有个女儿小枣,又瘦又小,不是男孩。
阎埠贵很不喜欢这个孙女。
他希望某个儿子能给他争口气,生个孙子。
可阎解方夫妇自从有了女儿后,就没了生育的想法。
老阎盼着添孙子的愿望怕是要落空了。
而老三阎解旷一直找不到媳妇,怎么办呢?还有老四阎解娣,那个疯丫头,几年前就写信说要留在大西北,不回来了。
儿子指望不上,女儿也指望不上。
幸好这些年老两口攒了一点积蓄。
他们打算退休后,用这些积蓄和养老金养老。
但这事一传开,整个院子的人都议论纷纷。
原来易大爷把所有积蓄和养老金存折都给了林枫,让林枫负责他们的养老。
阎埠贵震惊极了。
他知道易大爷攒了不少钱,可没想到全给了林枫,连养老金存折都没留。
“林枫赚大发了!”
“老易怕是攒了好几千块,全给了林枫。”
“连养老金存折也给了。”
"他就不怕林枫翻脸不认账,拿了钱之后不帮你养老送终吗?" 阎埠贵对妻子杨瑞华惊讶地说。
杨瑞华也感到非常意外:"那得是多大一笔钱啊?这个老易真是舍得!换成是我们家,我们一个子儿都不会给别人的。"
"我也想不明白。" 杨瑞华补充道。
"我估计,可能是那一晚,老易喝多了,头脑不清醒,做了这么糊涂的事。"
"你说说,这是怎么回事?自己辛辛苦苦攒了一辈子的钱,全给了别人。
连养老金存折也给了别人。"
"以后,他们老两口难道真的要指望林枫养老送终吗?" 杨瑞华压低声音对丈夫说道。
阎埠贵听后心中一动:"确实有可能。
你等等,我现在就去找老易问清楚。"
阎埠贵从前面院子走到中间院子,直接到了易中海家。
易中海正在喝茶,他的妻子和母亲出去散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