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动作自然流畅,仿佛早已将刘青山视为家中一员。
刘树茂也不甘示弱,连忙舀了一大勺鸡蛋盖在刘青山碗里的米饭上:“对对对,多吃鸡蛋,补脑子!写文章费神!以后常来,想吃什么就跟……跟你三爷爷说!”
他差点顺口说“跟我孙子说”,及时改了口,脸上带着一丝找到合理身份的得意。
接着,
刘树义放下筷子,神情变得异常郑重,他看着刘青山,一字一句地正式介绍道:“青山,正式认识一下。我,刘树义,是你爷爷刘树德的二弟,也就是你的二爷爷。”
他指了指旁边的刘树茂,“他,刘树茂,是你三爷爷。”
刘树茂立刻挺直了腰板,配合着重重点头。
介绍完毕,
两位老人的目光中都充满了赞赏和一种与有荣焉的骄傲。
刘树茂这时开口说道,语气中满是欣慰:“好孩子!你的事,我们都听说了,也看了报纸。好样的!真有出息!全国的高考状元,那可是全国独一份!”
“文章写得好,诗也写得好!《一代人》,短短两句,道尽了咱们这代人的精气神!写得好!真没想到,咱们老刘家,还能出你这么个文曲星!”
“这要是搁在古代,那就是正儿八经的御前钦点状元郎!是要披红挂彩、跨马游街、光宗耀祖的!”
“哈哈哈哈哈,老三说的对!”
刘树义也大笑起来,“岂止是文曲星?我看青山是文武双全,心智坚毅,沉稳果敢!面对那么大的冤屈和压力,能忍常人所不能忍,谋定而后动,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便是雷霆万钧,直击要害!这份心性,这份谋略,分明是大将之风范!将来必定能成大器!”
“没错。以后看谁还敢说我是大老粗?看老子不兜他两个大嘴巴子!”
刘树茂梗着脖子,大声道:“老子有个状元孙子,谁有?尤其是老许那个狗日的,回头老子就上他家去!”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毫不吝啬赞美之词,听得一旁的刘伟民都与有荣焉,频频点头。
刘青山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但心中却暖流涌动。
他能感受到,这份夸奖背后,是两位爷爷发自内心的认可、骄傲和浓浓的亲情。
夸完之后,
刘树义脸上的笑意稍稍收敛,又恢复了大家长的威严。
他转头看向刘伟民,语气不容置疑地吩咐道:“伟民,吃完饭你就立刻去通知,让家里所有人,我说的是所有人,今天晚上必须都给我回来!一个都不能少!有任务的想办法请假,在外地的想办法赶回来!”
“这是命令,不得有误!!”
说完,他转向刘青山,语气缓和了许多,带着一种浓浓的关切:“青山,你下午该上课还是去上课,学业不能耽误。等下课了,让伟民去接你。晚上过来,二爷爷给你正式接风洗尘,也让你认认门,和家里人都见见面,熟悉熟悉。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家里人你必须都得认识。”
一旁的刘树茂听了,立刻插嘴,带着几分老小孩似的任性:“上什么课啊!那些课什么时候不能上?青山下午就别去了!留在家里陪三爷爷我说说话,咱爷俩儿好好唠唠!我有一肚子话想问你呢!”
他眼巴巴地看着刘青山,满是期待。
刘青山看着三爷爷像个孩子般希冀的眼神,心中好笑又温暖,正欲点头答应。
“胡闹!”
刘树义立刻板起脸斥责道,打断了刘树茂的话,“你多大年纪了还这么不着调?青山是学生,学业是正事!跟你一个老头子有什么好唠的?再说了,晚上他就过来,到时候有的是时间让你唠个够!差这一下午?”
刘青山见状,赶紧笑着打圆场,语气恭敬又带着让人舒服的体贴:“二爷爷,三爷爷,没事的。我现在在中文系,课程内容对我来说相对轻松,压力不大,偶尔缺一堂课影响不大。”
“不瞒您二位说,我现在的日常重心其实是放在创作上,上课更多是一种沉淀和积累,丰富生活体验。既然三爷爷想聊聊,我下午就留下来陪陪三爷爷和二爷爷。”
他这话既顺从了三爷爷的心意,又解释得合情合理,丝毫不显得怠惰。
众人闻言都笑了起来。
刘伟民在一旁凑趣道:“爷爷,青山现在可是名副其实的大作家,名扬全国,家喻户晓!作品读者无数呢!上学对他来说不重要,就是一种经历罢了,少上一天半天课,真没什么大碍。”
刘树茂一听,顿时得意地哼了一声,腰板都挺直了些,斜睨了刘伟民一眼:“那是!也不看看是谁家的种!比你小子强多了!”
刘伟民立刻一缩脖子,讪讪地不敢接话,赶紧拿起酒瓶,乖巧地给两位爷爷和刘青山斟满酒杯,转移话题:“来来来,满上满上!”
“来!”
刘树义举起酒杯,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刘青山脸上,眼神欣慰,“为了咱们老刘家今日团圆,干杯!”
“干杯!”
酒杯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餐厅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洋溢着浓浓的、失而复得的亲情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