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业峰还想起前一世的一种吃法,绝对香辣爽口。
将这些凤尾鱼晒成小鱼干,然后用来做香辣小鱼干,用干辣椒、花椒、豆豉、蒜末一同爆炒,那咸香麻辣、嚼劲十足的口感,同样非常受欢迎,是佐粥拌饭的利器。
上一世,他这个老饕可没少做来吃。
“快,五叔,捞上来!”陈业峰连忙招呼道。
两人连忙拿起长柄抄网,动作麻利地将渔网里的收获转移到甲板上临时准备的竹筐里。
活蹦乱跳的鱼虾在筐里溅起水花,然后他们迅速把空了的吊网重新放下水,继续利用灯光诱捕。
接下来,两人就开始在甲板上就着明亮的灯光进行分拣工作。
这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经验的活计。
他们戴着手套,熟练地将小管鱿鱼按照大小和是否带籽分拣到不同的筐里,价值最高的、带籽的活小管被小心翼翼地放在一边,避免挤压。
巴浪鱼和凤尾鱼也被分别归置好,那些太小或者不值钱的杂鱼小虾放置到另外一个筐子里,打算明天当饵料用来放放地笼。
地笼也是好久没放了,在船舱里都要发霉了。
等明天休息好了,弄点饵料找个地方把地笼放下去。
放地笼也不累,在水里放置两三天再收上来也问题不大。
分拣完这一网,两人又赶紧把吊网重新放下水,趁着鱼群还没散去,多捞一网是一网。
甲板上很快就堆起了一座座渔获的小山,银白色的鱼身反射着马灯的光,晃得人眼睛都有些花。
陈业峰和阿财蹲在甲板上,手脚麻利地分拣着,手指被海水泡得发白,却丝毫不敢放慢速度。
时间就在这种单调而重复的捕捞、收网、分拣中悄然流逝。
夜色越来越深,海风也带上了更重的凉意,但海里的收获却似乎越来越丰富。
连续几网下去,小管鱿鱼的数量明显增多了,几乎每一网都能捞起大半筐。
陈业峰看着几乎堆了小半个船舱的渔获,脸上露出了疲惫却满足的笑容。
他直起腰,捶了捶有些酸胀的后背,他的手指被海水泡得发白,依旧笑着对阿财说:“五叔,看样子,今晚是碰到大群了!旺汛,这肯定是旺汛到了!”
所谓“旺汛”,就是指鱼类在洄游或繁殖期间,数量达到顶峰,形成极其密集的种群,捕捞效率极高的那段黄金时期。
对于斜阳岛的渔民来说,每年到了五月中旬,近海水温适宜,浮游生物充足,正是产卵繁殖的最佳时机。它们从深海洄游而来,聚集在岛屿周边的浅海区域,形成庞大的鱼群,这也是捕捞它们的黄金时期。
小管鱿鱼进入这样的旺汛期,持续大约二十天到一个月。
这是渔民们一年中最期待、也最忙碌的时段之一,意味着只要肯出力,就能获得丰厚的回报。
看到这么多渔获,两人忙得脚不沾地,原本计划着轮流休息一会儿,可眼下这情况,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只能咬着牙坚持。
今晚,赚钱要紧!
两人默契地加快了动作,收网、分拣、再下网……循环往复,虽然身体疲惫,但精神却因为丰收的喜悦而高度亢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