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舟笑了笑,回答的声音只有李强能听见:
"着什么急?打脸这种事,一定要慢慢来,才够爽。
"
李强一愣,随即憋不住笑了。
这哪像什么严肃的军工科研人员说的话,倒像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年轻小伙子。
"林工,你这人真是......
"李强摇摇头,心中却对接下来的测试更加期待了。
在场的人还不知道,他们即将见证的,将是一场彻底改变坦克发展史的革命。
靶场上,气氛凝滞得仿佛一块厚重的铁板。
刚才复合装甲的测试结果,已经让不少专家脸色发白,但钱德胜显然不愿就此认输。
他视线转向那门粗壮得惊人的125毫米主炮,眼中闪烁着几分嘲讽。
"该测试火力了,是吧?
"钱德胜抬高音量,让所有人都能听见,
"我倒要看看,这门——
"他故意加重语气,
"——所谓的125毫米滑膛炮,到底是不是纸糊的。
"
林舟微微一笑,朝驾驶员打了个手势。
"猛龙
"坦克缓缓转向,主炮调整方向,对准了远处的射击场。
"2000米外有重型靶标,模拟均质装甲,厚度200毫米。
"林舟平静地介绍道,仿佛在说今天的天气一样稀松平常。
钱德胜嗤笑一声:
"就算是北极熊最新的坦克,在2000米距离上也打不穿这么厚的装甲。
"
周围几个老工程师也跟着点头。确实,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100毫米坦克炮在2000米距离上的穿甲能力,普遍只有150毫米左右。
"万一真能打穿,那也是一锤子买卖。
"一位专家小声嘀咕,
"这种口径的炮,后坐力能把整个炮塔掀翻。一炮打完,怕是整辆坦克都得散架。
"
"装填更是噩梦。
"另一位补充道,
"125毫米口径的炮弹得多重啊?装填手搬都搬不动,更别提塞进炮膛了。
"
林舟仿佛没听见这些议论,只是平静地向车组下达指令:
"准备射击。
"
现场的人群自觉向后退去,在安全距离外观察。
苏雅站在人群边缘,紧张得手心冒汗。虽然她参与了改装过程,但真正的火力测试,连她也是第一次见。
"猛龙
"坦克内,车长和炮手已经各就各位。炮塔缓缓转动,主炮微微上扬,调整到合适的射角。
"目标锁定,2000米。
"车内传来沉稳的报告声。
靶场上一片寂静,连呼吸声都变得微弱。所有人的目光都牢牢盯着那门125毫米的庞然大物。
"射击!
"
一声震天动地的轰鸣骤然炸响!
这爆炸声比标准59式的100毫米炮还要洪亮数倍,仿佛平地起惊雷。
巨大的后坐力让坦克身躯微微一颤,但随即稳住,远比专家们预想的稳定得多。
炮口处爆发出惊人的气浪,掀起一片沙尘暴,远处观察的人都不由自主地抬手挡在眼前。
两秒后,对讲机里传来观察所激动到变形的报告:
"命中!正中靶心!穿透!完全穿透!
"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包括林舟在内,全都转向一旁的大屏幕。
那里连接着靶场远端的摄像设备,清晰地显示出靶标的情况。
令人震惊的一幕出现了——那块200毫米厚的钢板靶标,中央赫然出现一个碗口大的窟窿!
周围金属呈放射状扭曲变形,显示出巨大的冲击力。
"这...这不可能!
"钱德胜仿佛被人扇了一耳光,脸上的表情僵住了。
更让人震惊的数据很快传来:根据弹着点的测量和分析,这发125毫米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穿透深度,足足超过了550毫米均质钢装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