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跟着林舟学习(2 / 2)

"不可能!

"电子所的陈教授失声叫道,

"这种复杂度,光掩模版就需要精确到...

"

林舟没等他说完,径直走到另一台测试设备前,熟练地将那块8位运算单元插入测试插槽,接通电源。

一排指示灯亮起,他转向专家们:

"哪位想亲自测试一下?

"

半导体所的张院士立刻上前,有些颤抖地接过操作面板。

他小心翼翼地设置了两个8位二进制数,然后按下运算按钮。

指示灯闪烁几下,精确地显示出正确结果。

"再试一次,任意数字。

"林舟鼓励道。

张院士又换了几组数据,每次结果都分毫不差。

他的脸色从惊讶变成了震惊,最后简直像朝圣者看到神迹般狂热。

"让我也试试!

"

"我来测试存储器!

"

"定时控制器给我看看!

"

专家们争先恐后,轮番上阵。每一次测试都让他们更加确信——这不是障眼法,不是骗局,而是真正的、工作的集成电路芯片!而且是一个轧钢厂的技术员,在几乎原始的条件下独立完成的!

林舟站在一旁,看着这些国家顶级专家像孩子般兴奋地摆弄着他的

"玩具

",心中既得意又感慨。

在他那个时代,这些芯片简直就是原始到可笑的古董,但在这里,却足以引发一场技术革命。

王部长和赵部长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王部长猛地一拍桌子,声音洪亮:

"就这么定了!立即成立国家集成电路攻关小组,林舟同志担任技术总顾问,所有资源优先保障!

"

赵部长补充道:

"各位专家回去后立即组建团队,一周内进驻前进轧钢厂,我们要在最短时间内实现这项技术的规模化!

"

专家们纷纷表示赞同,有的甚至激动得直接表态:

"我不回去了,就留在这里跟林工学习!

"

林舟摆摆手:

"各位别急,我已经准备好了详细的技术资料。

"

他打开身后的柜子,取出十几份厚厚的文件夹,

"这里是完整的工艺流程、设计规范和制造标准,从材料准备到成品测试,每个环节都有详细说明。

"

专家们瞪大了眼睛——这些资料至少代表了数年的研究成果,而林舟竟然一个人完成了?

"我建议各位分工协作,

"林舟将资料一一分发,

"光刻技术、材料纯化、封装工艺、测试系统,四个方向同步推进。卢教授负责光刻,吴院士负责材料,张教授负责封装,李所长负责测试,如何?

"

几位被点名的专家受宠若惊,连连点头。

林舟继续道:

"我在每份资料中都标注了关键难点和解决思路,按照这个节奏,三个月内应该能完成实验室级别的小规模生产。

"

王部长欣喜若狂:

"林舟同志,你这是为国家做了大贡献啊!这项技术一旦成熟,我们在电子领域就不用受制于人了!

"

林舟谦虚地笑笑:

"为国家做点事是应该的。不过,各位专家既然已经有了方向,接下来就靠大家了。我还有另一个技术项目需要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