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道皇儿绝对不会无的放矢,他的想法势必要支持。
一时间,议政大殿内各方势力暗流涌动,围绕着新君之位的角逐愈发激烈。
谁也不知这场权力的纷争最终会走向何方。
而这空着的龙椅又会花落谁家。
燕王轩辕啄之所以伫立在原地一直没动,是因为陆沉告诉过他。
——皇帝留有遗诏。
再多的争辩——也抵不过一道先帝遗诏。
至于皇帝在遗诏里把皇位传给了谁,就连晟亲王都不知晓。
就在这时,宫殿外传来通报。
“晟亲王、靖安郡王到。”
众臣各归各位,姿态恭敬的站好。
晟亲王和宁虎很快走进议政大殿。
“臣参见太后、皇后。”
父子俩恭敬行礼,异口同声的说道。
“平身吧!”
太后抬了抬手。
“晟亲王、今日朝会何等重要,你和靖安郡王怎会迟到?莫不是有事耽搁了?”
晟亲王上前一步,恭敬的说道。
“回太后,儿臣受皇上所托,此次带着陛下留下的遗诏赶来参与朝会,途中过于谨慎,这才来晚了些。”
众臣闻言,皆是一惊。
原来皇帝早就留有遗诏,那他们还在这讨论个什么劲?
只要遗诏是真的,他们还能反对不成?
腹诽间,就见晟亲王呈上了一个长方形的锦盒。
马上便有公公过来,从他手中接了过去,再呈到太后面前。
太后接过锦盒,神色庄重的问。
“这锦盒上了锁,如何打开?”
这也是晟亲王不知遗诏内容的原因,他如实答道。
“皇兄将这遗诏交给我时,说是打开锦盒的钥匙在母后手中。”
太后闻言沉思片刻,才记起皇帝曾送给她一串东珠璎珞。
那璎珞下方有个钥匙形状的装饰。
皇帝还嘱咐让她时常佩戴在身,彰显皇家尊贵。
而这串东珠璎珞此时就佩戴在身。
太后便用上面的钥匙将锦盒打开。
从里面取出一卷明黄色锦缎?,交由几位老臣核实真伪。
几位老臣神情庄重的接过明黄色锦缎。
他们先审视锦缎质地,这明黄绸缎纹理细腻,是宫中特制,难以仿造。
紧接着,目光落在遗诏文字上。
为首老臣熟知陛下笔体,逐字比对,笔画刚劲雄浑,尽显陛下平日风范。
随后,他们着重检查皇帝印章。
老臣们拿出陛下印章的模本,与遗诏上的印章仔细比对。
从印文的每一笔划到印章的轮廓边缘,都不放过。
又用特制的工具检测印章的印泥,其色泽、质地与宫中所用一致。
一番严谨查验后,几位老臣对视点头。
为首老臣向太后拱手道:
“太后,经仔细查验,此遗诏确是陛下亲笔,印章亦无误。”
朝堂内的气氛瞬间凝固。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目光紧紧盯着再次回到太后手中的遗诏。
太后展开那明黄色的诏书,目光在上面缓缓扫过,朗声道。
“众爱卿跪地听旨。”
大殿里,众人齐齐下跪。
太后将明黄圣旨递给一旁的公公。
公公清了清嗓子,开始宣读皇帝遗诏。
“朕承祖宗之业,御宇多年,今大限将至。”
“九皇子燕王轩辕啄,德才兼备,心怀天下,朕心甚慰。”
“兹立九皇子燕王轩辕啄为帝,继承大统,望其兢兢业业,保我朝千秋万代。钦此。”
遗诏宣读完,众臣先是一愣,旋即纷纷跪地,高呼。
“臣等遵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响彻整个议政大殿。
燕王轩辕啄也在跪地谢恩。
心中既有得偿所愿的喜悦,又有即将肩负重任的忐忑。
康王和毅王即便心有不甘又能如何?
老皇帝一道遗诏就决定了谁为王、谁为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