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我叫范隐,但我就是狂 > 第464章 震惊!文坛巨佬当众痛哭,竟是因为一句“无路请缨”?

第464章 震惊!文坛巨佬当众痛哭,竟是因为一句“无路请缨”?(1 / 2)

二皇子李承泽的声音并不如何响亮,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仿佛每一个字都经过了千锤百炼,裹挟着金石之气,清晰地传入阁楼的每一个角落。

一楼的喧嚣瞬间平息。

那些满身铜臭,只谈利益的商贾们,茫然地抬起头。他们听不懂什么翼轸衡庐,却能从那十二个字中,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磅礴与厚重,仿佛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方才还在高谈阔论的嘴巴,此刻都紧紧闭上,生怕自已发出的半点声响,会亵渎了这份庄严。

二楼的雅士名流们,则是在第一个字响起时,便已停下了所有动作。

他们手中的酒杯凝在半空,脸上的矜持与热切化为纯粹的震惊。

仅仅是开篇,便奠定了此文无可撼动的宗师地位。

雄浑,壮阔,古朴,典雅。

所有用来形容顶级文章的词汇,在这一刻都显得如此苍白。

三楼之上,更是落针可闻。

江北总督陈大人手里的酒杯微微一晃,几滴酒液洒出,他却浑然不觉。

致仕的礼部侍郎周老先生,那双浑浊的老眼,在这一刻迸发出了骇人的精光。

范贤嘴里塞着半块桂花糕,忘了咀嚼,呆呆地望着楼下。

【不愧是千古第一骈文……杀伤力也太大了点。】

二皇子的吟诵还在继续。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他的声音不高,却仿佛与天地产生了共鸣。众人顺着他的声音向窗外望去,只见落日熔金,江水浩荡,远山如黛,正应了那“襟”与“带”,“控”与“引”。

文与景,在这一刻,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二皇子的气势节节攀升,他不再是一个养尊处优的皇子,而像是一位站在时间长河之上的史官,挥斥方遒,点评千古。

他的声音穿透了楼板,清晰地回荡在二楼、一楼。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沉浸在这前所未有的视听盛宴之中。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当这两句念出时,整个阁楼,无论身份高低,无论男女老少,所有人都下意识地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们齐齐涌向窗边,凭栏远眺。

只见天边晚霞绚烂如火,一只孤鸟剪影般掠过天际。宽阔的江面倒映着天空的色彩,水天一色,再无分别。

绝美的景致,配上这千古未有的绝唱,让无数人看得痴了,醉了。

一些多愁善感的女子,已忍不住用丝帕按住了眼角。

这哪里是文章,这分明是神仙笔法!

二皇子的情绪也在此刻达到了顶峰,他仿佛与这篇文的作者产生了跨越时空的共鸣,声音中带上了激昂与感怀。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他继续吟诵,每一个字都敲击在众人的心坎上。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二楼的学子们,听到此处,无不感同身受,脸上露出了黯然之色。

他们十年寒窗,却名落孙山,前途渺茫,可不就是“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二皇子念到这里,顿了顿,他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向范隐。

他微微吸气,声音比之前更加高亢。

“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隐,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此言一出,三楼众人皆是一震。

原文是“勃”,二皇子竟直接改成了范隐的“隐”!

这是何等的看重!何等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