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啥时候来?(2 / 2)

沈舟从龙椅旁路过,却不曾落座,而是一屁股坐在了下方的承脚上。

“诸位,开始吧。”

沈舟自去年夏季起,便没有回过京城,对很多事情不甚了解,索性让大臣们开个头。

刑部尚书童宏仁与大理寺卿长孙清野,向来以太孙党元老自居,若非时机不对,他俩绝对会率先跳出来。

今日,只能把机会让给户部尚书。

司徒允执已不像两年前初入京城时那般拘谨,他规规矩矩地出列行礼,禀报了北疆粮草转运,民夫调度等事宜,数字繁琐,条陈复杂。

沈舟听得认真,待对方说完,才道:“此事不该由大伯负责吗?”

礼部尚书方竹回禀道:“殿下,按照祖制,亲王无召不得觐见,非宣莫至阶前。”

沈舟无奈道:“所以说,你们得提前跟我打个招呼的!”

他鼻音轻哼,郑重道:“按大伯的意思办,不过漕运沿线需再加派监察,若有官吏敢在军粮上动手脚,无论牵扯到谁,立斩不赦,家产充公。”

右仆射姜望溪连连点头,此次议事,本就是陛下给殿下设的一个局,希望他能尽快熟悉这个庞大帝国的运转规律,而殿下也不负众望,未在不明所以的情况下,胡乱指手画脚。

他非是觉得沈舟能力不够,不过上位者要想介入某件事前,需得了解清楚。

不然随意一句话,就可能影响全局,和平时期倒还好,有补救的机会,可战时关乎几十万前线将士的性命,马虎不得。

务实,是一位帝王最重要,亦最难得的品质之一。

接着是军器监汇报军械打造进度。

沈舟查看了呈上的弩机改良图样,指着一处机括道:“根据将士们反馈,这里很容易磨损,两个法子,要么再改改,要么做成可以替换的。”

他暂且收起了天马行空的想法,尽量要求自己言之有物。

军器置监盯着图纸,“微臣会尽快拿出新方案。”

待北征正事商议完毕,朝堂很快恢复成了沈舟熟悉的样子。

御史们纷纷出列,开始引经据典,滔滔不绝地弹劾某位刺史“教化不力”,致使当地风气不正。

沈舟耐着性子听完,慢悠悠道:“咋地?《苍梧律》是摆设吗?此事交由三省和吏部查明原委,等陛下归京,再上本启奏。”

刑部尚书童宏仁几不可察地勾起嘴角,喜欢在殿

言官呐,嘴皮子是厉害,可落在实事上,就差了点意思。

童宏仁上前一步,“殿下,臣…”

沈舟打断道:“你如果找一件自己能破获,却非得让我指出玄机的案件来趁机拍马,别怪我翻脸哈!”

童宏仁干笑两声,“臣是想说今日天气不错…”

他退回了原位,看看,什么叫亲信?这就叫亲信!殿下跟他完全不见外!

如此平铺直叙的训诫言语,朝堂上有几人能得此殊荣?

不多的。

一场议事,从清晨一直持续到中午。

沈舟两眼发直地望着殿外,陆驸马啊陆驸马,你到底啥时候来?

是的,他知道那条“漏网之鱼”的真实身份!虽无法百分百确定,但也八九不离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