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明的员工素质还不错,”徐大志观察着食堂里的工人们,“你看他们排队井然有序,用餐后自觉收拾餐桌,这种习惯不是一天两天能养成的。”
“是的,我了解过,永明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尤其在员工培训方面很有一套。不过...”邹英欲言又止。
“不过什么?”徐大志挑眉问道。
“他们的生产技术确实落后了,设备老化严重,这才是他们最终不得不被并购的原因。”
徐大志若有所思:“那就取长补短嘛。把他们的管理经验和我们技术优势结合起来,这不就是并购的意义所在?”
二人正说着,食堂门口突然传来一阵骚动。一个穿着永明工装的中年男子急匆匆走进来,四处张望后径直朝徐大志走来。
“徐董,您好!我是永明生产部的副经理王强,”男子略显紧张地自我介绍,“听说您来了,我想跟您汇报个情况。”
徐大志和蔼地与他握手:“王副经理请讲。”
“我们车间有几台关键设备,从上周开始就时好时坏,维修部说需要更换零件,可采购流程一直批不下来。现在并购期间,更没人管这事了...”王强语气焦急,“再这样下去,这个月的生产肯定要受影响的。”
赵宏宇微微皱眉,正要开口,徐大志却抢先一步:“带我去车间看看。”
王强显然没料到董事长会如此爽快,愣了一下才连忙引路。
去车间的路上,赵宏宇小声对徐大志说:“这种事本不该直接麻烦您的,我去处理就好。”
徐大志摇摇头:“我既然在了,就一起去看看。工人们看重的不是我们说了什么,而是我们做了什么。”
车间里,几台老旧的机器静静地停在那里,几个维修工正围着其中一台设备讨论着什么。见董事长亲自前来,工人们都有些手足无措。
徐大志二话不说,挽起袖子就凑到机器前仔细查看。
“这是传动部件磨损导致的精度偏差,赵宏宇只看了一会儿就找到了问题所在,“临时维修治标不治本,必须更换配件。”
王强苦笑:“是啊,可申请打上去半个月了,一直没动静。”
徐大志回头对赵宏宇说:“立刻联系集团采购部,特事特办,抓紧就把配件买回来。如果财务有疑问,让他们直接找我。”
赵宏宇连忙记下,随即走到一旁打电话。
徐大志又对在场的工人们说:“大家放心,并购期间,生产不会停,问题不会拖。我徐大志别的不敢保证,但只要是为了生产好,我一定全力支持。”
工人们纷纷鼓掌,脸上露出了踏实的神情。
王强激动地握住徐大志的手:“徐董,太感谢了!您这是雪中送炭啊!”
徐大志笑道:“一家人不说两家话。现在永明是小麦电子集团的一部分,你们的事就是我的事。”
回办公室的路上,邹英忍不住感慨:“徐董,您这一手真是高明。解决一个小问题,却赢得了永明员工的心。”
徐大志意味深长地说:“企业管理,说到底就是管人心。人心齐,泰山移。设备坏了可以修,可以换,但人心要是散了,再好的企业也撑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