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重生寒门逆袭全靠狠 > 第794章 这几天就必须到位

第794章 这几天就必须到位(2 / 2)

“第二,”徐大志收回目光,重新聚焦在邹英身上,“你这边,以集团办公室的名义,立刻牵头成立两个专项工作组。一组对应红光厂,一组对应永明厂。工作组的任务,就是全力协助、支持谢伯洪和赵宏宇他们开展工作,遇到他们协调不了的困难,工作组要顶上去,代表集团进行协调!明白了吗?”

“明白了,徐董。”邹英飞快地记录着,心里暗暗吃惊。这一连串的人事调动和工作安排,如同疾风骤雨,显然徐总对整合这两个新收购的厂子极为重视,而且要求的速度非常快。

“好了,就这些,立刻去办吧。”徐大志交代完毕,靠回椅背,摆了摆手。

邹英合上本子,应了一声,快步离开了办公室。

房间里安静下来,只剩下窗外隐约传来的城市噪音。徐大志闭上眼,揉了揉眉心。刚才在徐招娣和邹英面前表现出来的雷厉风行和成竹在胸,稍稍收敛,一丝疲惫悄然浮现。但他脑子里那根弦,却始终绷得紧紧的。

谢伯洪和赵宏宇,是他磨砺过的人手,不管怎么,他们是有管理经验的。现在把他们派到问题最多的红光和永明分厂去,就是要去啃最硬的骨头。

至于李建国、宋阳江、刘宝华那几个原厂的老人,安排当书记,是求稳,利用他们对原厂情况的熟悉,辅助新人开展工作,但也得防着他们固守老一套,或者暗中使绊子。这其中的平衡,需要谢伯洪和赵宏宇自己去巧妙把握了。

还有银行贷款……徐招娣觉得风险大,他何尝不知道。但商场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现在正是抢占市场、扩大规模的关键时期,不敢负债,就等于把机会拱手让人。他得亲自给几个省行的领导打个电话“联络联络感情”了,有些层面,光靠

他心里默默盘算着,这两个分厂如果能尽快走上正轨,形成产能,不仅能缓解目前订单生产的压力,更能为即将建成的城西新基地打下坚实的基础。那里,才是他真正梦想开始的地方……

接下来的几天,兴州电子集团内部,因为徐大志的这几道指令,悄然涌动起一股忙碌而紧张的气氛。

徐招娣虽然被“骂”了一顿,但执行起来毫不含糊。她迅速从财务部抽调了三名精干人员,组成了专门的“银行联络小组”,给他们定了指标,分了工,开始密集地拜访市里、乃至省里的各家银行。

而邹英那边,调令第一时间下发。谢伯洪和赵宏宇接到通知,都没有丝毫怨言,只是默默交接了手上的工作。谢伯洪性格沉稳,做事缜密;赵宏宇则更显锐气,敢于突破。两人风格不同,但能力都毋庸置疑。他们各自从总厂挑选了两名年轻、有冲劲的骨干作为助手,简单准备后,便奔赴新的岗位。

红光分厂和永明分厂,如同两艘原本有些迷失方向的旧船,迎来了新的掌舵人,同时也被注入了来自总厂的新鲜血液。变化,在细微之处开始发生。

谢伯洪到了红光厂,并没有急着开大会、讲大道理。他先是拉着书记李建国和宋阳江,花了整整两天时间,把厂区的每一个角落都转了个遍,从车间到仓库,从食堂到宿舍。他问得很细,生产环节的卡点在哪里?原材料的供应还顺畅吗?工人们最近都在议论什么?他听得更多,常常是李建国或宋阳江在说,他默默地听,偶尔在本子上记几笔。

李建国起初对这个“空降”的谢厂长还有些观望,但几天接触下来,发现谢伯洪务实、不摆架子,而且明显是真心想解决问题,态度也渐渐从客套变得诚恳起来。他开始主动介绍一些厂里盘根错节的人际关系,以及一些积压已久的技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