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和护士赶了过来,给徐大志套上了氧气罩,徐大志这才缓了过来。
众人见状,也不好再多留,跟蒋伟打了声招呼,让徐大志好好休息,明天看情况再交流集团里的事情,便都告辞了。
病房终于安静下来。徐大志望着天花板,思绪却飘回了今天下午——
赵行长那张堆满笑容的脸:\"徐总啊,不是我不帮你,这五百万贷款确实有难度,要不额度小一点...\"
王生贵搓着手,眉头皱成了川字:\"那两个电子厂厂子里六百多号人等着吃饭呢...\"
还有那份沉重的评估报告,关建军对他说的那句:\"两个电子厂的这趟浑水,不好蹚啊。\"
最让他好笑的是下班时看到的场景:那红光电子厂的工人们推着自行车从厂门口出来,三三两两,有说有笑。他们不知道,这个给他们发了十几年工资的厂子,正站在悬崖边上,发不出全额工资,他们还这么没心没肺,真是有口饭吃,都不愁啊……
徐大志拿起床头柜上的电话,拨通了邹英的号码:\"邹英,明天一早带团队来医院,两家电子厂收购计划有变,我们需要重新评估,把细节再推敲一下。\"
挂掉电话,他长长地舒了口气。窗外的兴州城华灯初上,霓虹闪烁。这是个充满机遇的时代,也是个暗藏陷阱的时代。他知道,接下来的路不会好走,但他别无选择。
点滴瓶里的液体一滴滴落下,如同时间流逝。徐大志闭上眼睛,开始在心里重新规划。债务如何化解,人员如何安置,设备如何更新......无数问题等待解决。而五四青年节的期限,就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提醒他时间不多了 ,得抓紧了。
忽然,病房门被轻轻推开。徐大志以为是护士查房,睁眼却看见去而复返的张根宝。
\"你怎么又回来了?\"徐大志惊讶地问。
张根宝从包里掏出一叠资料:\"我刚才在楼下遇到邹总,她有点事不上来了,让我把这个带给你。说是之前漏掉的评估材料。\"
徐大志接过来翻看,越看眉头皱得越紧。这份材料显示,电子厂的债务情况比之前了解的还要复杂。
\"怎么了?\"蒋伟关切地问。
\"没什么。\"徐大志合上材料,\"就是觉得,这收购两个电子厂的事儿,比当初收购兴州电子厂还复杂啊。\"
张根宝被他逗笑了:\"徐董,还有让您觉得复杂的事呀?\"
蒋伟认真地看着他,\"徐董,要是太难,就算了吧。你不是常说,做生意要懂得及时止损吗?\"
徐大志摇摇头:\"这不是止损的问题。六百多个工人,背后就是六百多个家庭。我要是撒手不管,他们怎么办?\"
\"可是你的身体...\"
\"没事儿,死不了。\"徐大志拍拍胸口,又引来一阵咳嗽。
蒋伟赶紧给他倒水,眼神里满是担忧。
夜深了,张根宝被徐大志劝回了。
病房里彻底安静下来,只有走廊偶尔传来的脚步声。
徐大志毫无睡意,满脑子都是如何打赢这场硬仗。他知道,明天的太阳升起时,新的战斗就要开始了。
忽然,他想起什么,又从床头柜上拿起电话,拨了一个号码:\"是我,徐大志。帮我查个人,对,关建军。我要知道他最近都和谁接触过。\"
挂掉电话,徐大志的眼神变得坚定。既然已经趟了这浑水,那就索性趟到底。他拿起笔,在纸上写写画画,一个新的计划渐渐在脑海中成型。
窗外的月亮悄悄爬上枝头,清冷的月光洒进病房。徐大志望着那轮明月,忽然笑了。收购两个电子厂的事,必须加快速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