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决战于吉(上)(2 / 2)

刘昆眉头紧锁,掌心不自觉地按在案几之上,案几上的木纹印下了了五道浅浅的痕迹。

他沉声道:“可高伯平等人随孤多年,出生入死。如今被困在敌手,孤岂能坐视不理?”

萨仁高娃抬眼望向他,眼中柔光流转。

忽然展颜一笑,如春花初绽道:“所以吾才千里奔赴而来。你我修为相当,气息相合。若合力一战,未必不能抗衡于吉。”

她顿了顿,脸颊微微泛起桃红,声音细若蚊蚋道:“况且……近日吾在修炼之时有所参悟。若得你相助,或可引动天地共鸣,冲破瓶颈,迈入第九重之境。”

刘昆闻言会心一笑,伸手轻轻牵住她的柔荑。

两人盘膝对坐,掌心相贴,真气缓缓交汇。

刹那之间,室内风云骤起,两股雄浑的内力交融激荡,形成了一个旋转不息的巨大气旋。

烛火被这股气流吹灭,唯有二人周身泛起淡淡金芒,如同日月交辉。

刘昆只觉体内经脉如江河奔涌,原本滞涩难进的关窍竟在萨仁高娃精纯内力的引导下缓缓松动。

那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仿佛灵魂也被牵引,彼此契合,不分你你我。

他们在阴阳交汇中窥见了大道的一线曙光,炼髓九重的门槛赫然在前,触手可及。

这一夜的双修,不仅是功力的提升,更是心灵深处的一次共鸣。

冥冥之中,命运之线已然缠绕在一起。

次日天光破晓,刘昆率领萨仁高娃、黄叙、典韦、许褚、张飞等千余精骑出发了。

他们昼夜兼程直奔钱塘,不过数日便抵达了汉军大营。

鲁肃早已等候在辕门之外,他面容憔悴,神色焦急。

见到刘昆亲自到来,急忙趋前拜道:“大王来得正是时候!那些道士武功诡异莫测,韩德、蒋义渠两位将军贸然出击,不过三合便被擒下。颜良、文丑联手迎敌,竟也支撑不过十招,束手就擒。”

萨仁高娃秀眉微蹙,问道:“可曾看清他们所用的功法?”

鲁肃回忆了片刻,声音微微颤抖:“那些道士出手之际,周身缭绕着黑雾。最可怕的是是为首的老道,白发披肩,双目赤红,竟敢孤身闯入万军之中,如入无人之境,徒手就擒走了高伯平将军!”

正说着,一名斥候飞奔而来,气喘吁吁地说道:“启禀大王,营外有一道人求见,自称奉师命下战书!”

刘昆冷哼一声,挥手命人将道人带入。

那道人枯瘦如柴,眼神阴鸷,昂首挺胸地步入营帐,趾高气扬地递上一纸战书。

刘昆接过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三日后,玉皇山顶决生死。若刘昆昆不来,汉将尽斩;若来,则葬身于此。”

刘昆嘴角扬起一抹冷笑,将战书撕成碎片,任由碎片随风飘散:“回去告诉于吉——三日后,孤必赴约!让他备好棺材,别让孤失望。”

道人面色一僵,怒目而视,转身离去。

刘昆当即下令校事府派出顶尖斥候潜入玉皇山探查。

然而斥候们带回的回报却令人忧心不已,整座山峰已被浓雾封锁,根本无法靠近靠近。

萨仁高娃闭目凝神,指尖掐诀推演。

良久后睁眼,眸中闪过一丝寒光道:“果然!于吉借助玉皇山地脉龙气,布下了‘七星噬魂阵’,以七口铁缸镇压北斗方位,吸纳天地阴煞之力加持己身。”

黄叙着急地说道:“既然如此凶险,大王何必亲身涉险?不如由俺等先率军攻山,打他个措手不及!”

刘昆摇了摇头,目光坚毅如磐石:“于吉点名要孤,若孤不去,诸将的性命堪忧。再说,孤岂能弃众兄弟于绝境?孤意已决,三日后独自上山破阵。”

“你不是一个人。”萨仁高娃上前一步,白衣在风中猎猎作响,目光如星般明亮,“还有吾,陪你一起去。他的阵法再强,也困不住吾两人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