瞥了贾诩一眼,眼底闪过一丝复杂光芒。
他自然明白这计策的狠辣,但作为谋士,更清楚战争的残酷。
沉吟片刻,他面色便恢复了平静。
贾诩缓缓起身,声音不高,可说出来的话却如毒蛇般:"大王,既有此天赐'黑水',何不行烈火焚城之策?"
他枯瘦的手指在空气中划过一个弧线,森然说道:"可令工曹连夜赶制陶罐,将黑水分装。待东风起时,以投石机掷入城中,再以火箭引之。"
他的语速平缓,却带着令人不寒而栗的意味:"此火遇水难灭,必成燎原之势。"
他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继续说道:"届时城内粮仓、武库、民居皆陷火海,军民恐慌,水源断绝……"
顿了顿,继续说道:"不消十日,曹操纵有通天之能,也难逃瓮中之鳖的命运。"
最后几个字说得极轻,却像重锤般敲在每个人心上。
帐内霎时死寂。
甘宁下意识地握紧了刀柄,惊讶地看着这个干瘦的五旬文士。
他在洞庭湖上讨生活,也算杀人如麻了,却想不到看似文弱的贾诩竟能提出如此毒辣的计策。
就连张飞、典韦、许褚三个沙场悍将也面面相觑——这计策狠辣到连他们这些见惯生死的人都心生寒意。
郭嘉羽扇轻摇的动作微微停滞,眼底闪过一丝不忍,但很快化作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
作为谋士,他明白,贾诩的这条毒计是最快破城的方法。
但作为一个饱读诗书的儒生,难免对即将发生的惨剧感到哀戚。
贾诩的毒计让帐中诸将脊背发寒,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唐王刘昆,静等他的决断。
刘昆指尖无意识地在案几上敲击着,目光深邃地凝视着沙盘上的柴桑城廓,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他岂不知此计狠辣?
黄叙口中的“黑油”,分明就是后世的“石油”。
这火一旦点燃,就很难用水扑灭。
到时候,烧毁的不仅是城池,还有城内无数生灵。
但放眼全局,荆北已定,孙权、司马懿惶惶不可终日,唯有曹操这头困兽凭坚城死守。
若采取强攻,需填上万精锐性命,耗时数月。
若长期围困,则恐荆南司马懿、江东孙权生变。
天下这盘棋,已到收官时分,容不得半点拖延。
"文和之谋,可定乾坤。"刘昆终于开口了。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
他站起身,目光扫过众将,"一时的烈焰,若能焚尽乱世残渣,换得江山早归一统,黎民早离兵燹……"停顿片刻,深吸一口气,"这千秋骂名,就由孤来担吧!"
他目光最终落在贾诩身上,意味深长。
为君者,既要能纳郭嘉的阳谋,也要能用贾诩的毒计。
菩萨有慈悲之心,但也有扫平妖魔的霹雳手段。
这个道理,他比谁都明白。
刘昆一锤定音,贾诩的计策很快就被付诸实施。
汉军工匠营连夜赶工,对随军携带的投石车进行了改装,使其更适合抛射盛满火油的陶罐。
士兵们忙碌地搬运黑水,分装陶罐,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鼻味道。
每个人都明白,一场惨烈的火攻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