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颜、文二将军,竟如此迅捷!”鲁肃抚掌赞叹,儒雅的脸上满是欣慰。
“一日之内,破城擒将,且城内秩序井然,未见大的骚乱。子敬先前还担忧巷战酷烈,会殃及池鱼,损我王师仁义之名,如今看来,倒是多虑了。”
高顺微微颔首,沉静的目光扫过城防细节,声音带着难得的肯定:“公骥(颜良)、子美(文丑),此番确是大功。兵贵神速,出其不意,他们做得极好。”
正说话间,只见颜良、文丑二将大步流星地从城门口走了过来。
两人皆卸去了沾血的重甲,换上了干净的战袍。
但眉宇间的杀伐之气和激战后的疲惫仍清晰可见,更多的则是难以抑制的兴奋与傲然。
“末将颜良(文丑),参见高将军!鲁都督!”二人抱拳行礼。
高顺翻身下马,亲手扶起二人。
锐利的目光在他们身上扫过,尤其在颜良包扎过的左臂上停留了一瞬:“公骥,子美,辛苦了!伤势如何?”
颜良浑不在意地一挥右臂:“谢将军挂念!皮肉小伤,不妨事!”
文丑在一旁咧嘴笑道:“将军,您是没看见,俺兄长当时如猛虎一般,杀得那帮吴狗哭爹喊娘!要不是他当机立断,趁乱撞开内门,俺们还得在城外多耗些时辰!”
高顺嘴角微不可察地牵动了一下,这已是他极为满意的表示。“城内情况如何?”
颜良收敛笑容,正色禀报:“回将军!吴县已全部在我军掌控之下。府库、官衙均已派兵看守,簿册文书封存完好。守将孙河重伤被擒,现已押入大牢。城内残敌基本肃清,末将已下令宵禁,安抚百姓,暂由我军维持秩序。”
他言语清晰,条理分明,显是粗中有细。
鲁肃闻言点头,接口道:“二位将军不仅勇冠三军,亦深知安抚之道,甚好。吴县乃孙权根基,民心初附,稳字当头。”
高顺点头,下令道:“韩德、蒋义渠!”
“末将在!”二将应声出列。
“命你二人即刻率部接防四城,巡查街巷,严明军纪,有扰民者,军法从事!”
“得令!”
“其余各部,城外择地扎营,不得擅入民宅!”
“诺!”
安排妥当,高顺才对颜良、文丑道:“带我去看看城防布置,以及府库情况。”
众人簇拥着高顺、鲁肃向城内走去。
夕阳的余晖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投射在刚刚经历战火洗礼的街道上。
沿途可见将士们正在忙碌,但气氛已然不同之前的肃杀,多了几分沉稳。
鲁肃边走边对高顺道:“将军,吴县一下,吴郡门户洞开。我军当趁孙权惊魂未定、援军未至之际,迅速分兵掠地,拿下娄县、由拳、海盐等周边城邑,将吴郡彻底握于掌中。同时,需即刻向唐王和西线的张辽将军报捷,东西呼应,则孙权首尾不能相顾,江东指日可定。”
高顺目光遥望西方,那是秣陵的方向。
他沉声说道:“子敬所言极是。站稳脚跟,方能席卷江东。今夜整顿城防,清点缴获,明日再议进军方略。此番跨海奇袭,首功已立,接下来,便是将这优势,化为胜势!”
接下来,跨海远征军将以吴县为中心席卷整个吴郡,并与西线的张辽、太史慈大军遥相呼应。
对孙权势力形成夹击之势,彻底底定江东!
吴县的陷落,如同一场猛烈至极的地震,瞬间动摇了整个孙权政权的根基。
江东的天,要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