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霸身形微侧,右手依然按在刀柄未动,左掌却如云手般划出圆弧。
当钺刃离头顶仅剩半尺时,他探出左掌,一掌斩出,竟然将毛甘重逾五十斤的青铜钺带偏三寸!
钺刃擦着他的肩头落下,在地面劈出一个尺许深坑。
“好厉害!”毛甘瞳孔收缩,瞬间变招横扫。
这次臧霸终于拔刀——但刀仅出鞘三寸!用包铜刀鞘精准点在钺杆发力最弱处。
毛甘只觉虎口发麻,钺势再度溃散。
连续七招,臧霸始终以刀鞘应对。
每当毛甘攻势将至,总被他看似轻描淡写的点拨化解。
有眼尖者发现,臧霸每步踏出,脚下青石竟未裂分毫,而毛甘的重击却震得地面碎石飞溅。
忽然,毛甘旋身变式,青铜钺幻出三道虚影,分取上中下三路。
这招是他压箱底的杀招,曾助他屡破强敌。
臧霸眼中精光乍现,刀鞘如灵蛇探出,不偏不倚点中三道虚影的唯一真实轨迹!
“锵!”金属交鸣声震耳欲聋。
毛甘被震得连退五步,钺柄剧烈颤动。
臧霸却借势飘然后撤,刀鞘在沙地上划出半圆卸力,青衫未染尘埃。
观战者这才发现,两人交锋处的青石地砖布满蛛网裂痕,唯独臧霸站立区域完好如初。
毛甘喘着粗气,忽然掷钺于地:“将军为何不拔刀?”
臧霸抚须长笑:“钺为礼器,刀为凶兵。你我切磋武艺,何须见血?”
这话既保全了毛甘颜面,又暗示已分出了高下。
此时荀谌适时上前,手持一卷文书,大笑着打圆场道:“毛县尊与宣高将军俱是人杰!今后同为袍泽,理当亲近!”
此时寨外忽起喧哗,竟是金奇大步闯入,喝道:“老毛!某已受封泾县县令,汉室信义千金!你还犹豫什么?”
毛甘望望荀谌手中盖印文书,看看那几箱冰凉坚韧的精铁扎甲,再看向臧霸腰间未出鞘的环首刀。
他突然仰天大笑道:“某服了!服荀先生谋略,服臧将军武勇,更服唐王气度!”
“蒙唐王不弃,毛甘愿率部归顺朝廷!”
是夜,山寨中火把如龙,映亮半个山头。
金奇、毛甘与荀谌、臧霸四人歃血为盟,共饮血酒。
有了丹阳郡内最大的两股山越部落投效朝廷,荀谌、臧霸接下来的收服山越各部的行动就轻松多了。
至七月初,九华山附近丹阳山越纷纷归附臧霸麾下。
荀谌利用从庐江郡运来的制式军械,逐步替换了山越士兵手中的竹矛石簇。
臧霸则严格按汉军操典,严训阵法纪律。
金奇、毛甘见军中赏罚分明,粮饷按时足量发放。
更惊异于荀谌主张将山越子弟与汉兵混编同训,一视同仁,毫无偏私。
“天下精兵出丹阳”,而丹阳精兵多出自山越部族!
如今臧霸麾下所聚集的,正是这些生于山林、长于险境的山越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