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贰师城的战事却异常激烈。
贰师城邑长米青,乃是贵山城大长老米威的亲侄,年轻气盛,麾下拥有一万堪称大宛最精锐的重装骑兵,人马皆披挂精良铠甲,冲击力极强。他自恃勇力,对汉军的到来极为不屑,誓要凭手中铁骑挽回颓势。
太史慈率军抵达后,并未急于攻城,而是仔细勘察地形。他发现贰师城外有一片广阔的洼地,地势略低,且土质松软。一个计划瞬间在他心中成型。
他令士卒日夜不停,在洼地上挖掘无数深坑,坑底插满削尖的木桩,其上以树枝、草席巧妙覆盖,撒上浮土,做得与周围地面无异。随后,他派出小股骑兵前往城下挑战,辱骂叫阵,许攸更是亲自撰文,将昭武青及其家族骂得狗血淋头。
米青果然暴怒,不顾部将劝阻,亲率一万重装铁骑,倾巢而出,誓要将这群“不知死活”的汉军碾为齑粉。
汉军诱敌部队佯装不敌,且战且退,一路丢弃旗帜锣鼓,显得狼狈不堪。昭武青见状大笑,更不疑有他,催促全军加速追击,一头冲入了那片巨大的“陷阱区”。
悲剧在瞬间发生。
冲在最前面的重骑连人带马轰然陷入深坑,惨嘶声与骨骼碎裂声令人牙酸。后续骑兵收势不及,互相冲撞践踏,或是同样落入其他坑中。一时间,原本气势汹汹的铁骑洪流人仰马翻,乱作一团,沉重的铠甲此刻成了逃生的噩梦。
就在此时,洼地四周高地上,突然竖起无数汉军旗帜。太史慈挽起强弓,声如惊雷:“放箭!”
早就严阵以待的汉军强弩手们,在听到指挥官的一声令下后,万弩齐发,箭矢如同一股汹涌的洪流一般倾泻而下,形成了一片密集的箭雨,覆盖了整个原本就已经混乱不堪的骑兵阵型。
这些失去了速度和阵型的重骑兵们,在如此猛烈的箭雨攻击下,完全失去了还手之力,只能被动地承受着箭矢的洗礼。他们的重甲虽然能够提供一定程度的防护,但在如此密集的箭雨面前,也显得脆弱不堪。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那些机动灵活的汉军弩手们。他们巧妙地利用地形和战术,不断变换着位置,使得重骑兵们难以捉摸他们的攻击方向。在这种情况下,重骑兵们成为了最好的活靶子,被汉军弩手们轻易地射中。
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米青展现出了他惊人的实力。只见他运起五行劲,左边瞬间飞出三根碗口般粗的木刺,如同闪电一般迅速地射向箭雨。这些木刺在空中与箭枝碰撞,发出清脆的撞击声,将大部分箭枝尽毁。
与此同时,米青右边也飞出三支飞剑,如同三道闪电一般,准确地挡住了剩余的箭雨。这一系列动作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令人叹为观止。
可惜的是,尽管米青的实力如此强大,但他终究还是双拳难敌四手。在挡住了这一波箭雨之后,他的灵力也已经消耗殆尽,无法再继续抵挡后续的攻击。
而此时,箭雨依然在不断地落下,如同一群凶猛的蝗虫一般,无情地扑向昭武青和他的一万精锐铁骑。在这密集的箭雨攻击下,昭武青身中数箭,受伤严重。
他的亲兵们见状,纷纷奋不顾身地冲上前去,拼死将他救出。然而,这场惨烈的战斗已经让他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一万精锐铁骑几乎损失殆尽,能够逃回城中的人更是十不存一。
而另一边,太史慈则趁机挥军猛攻士气崩溃的贰师城。失去了主力部队和主将的城内守军,在汉军的强大攻势面前,稍作抵抗便纷纷投降。
当日傍晚,夕阳西下,贰师城的城墙上,原本飘扬着的大宛旗帜缓缓降下,取而代之的,是鲜艳的汉军旗帜。这座象征着大宛强弩与良马荣耀的城池,终于落入了汉军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