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子分为好几种,首先是后世常用的那种蜂窝煤炉子。
虽然能够做饭什么的,但是保暖效果却聊胜于无。
这年代大家做饭都是烧柴火的,所以需要着重考虑取暖的效果。
铁炉子或者说钢材的炉子是最好的。
直接锻造出一个炉子的模具浇筑是不现实的。
一般的炉子都是有一个外壳之后内部用黏土和稻草调和之后涂抹在内部。
而模具则是用来锻造这个四方的炉体,和下部炉渣的设计。
炉子的四周可以偷工减料用铁的,毕竟后世的厂家也是这样做的,但是下部用来烧炭的地方就需要钢材了。
周正根据自己脑海之中的设计,首先用泥土做了几个炉子体型简单的模具。
最后则是底部和顶部以及内部的一些设计。
这些东西无法焊接倒也是无所谓,周正自有妙计。
直接给他绑在一起?不不不,不现实,不科学。
这种不尊重科学的行为怎能有的?
周正打算直接用黏土给他们连接到一起,最后浇一些铁水。
虽然可能不好看但是肯定实用。
好吧,是铁定不好看。
毕竟不是造蘑菇蛋,要那么严谨干什么!
周正很快就将模具全部做好了。
将炼制好的钢水缓缓地灌入进去。
一点一点的等待着沉淀。
冷却之后放置在水中淬火,而后反复的敲打,升温,确定强度。
饶是周正都敲的有些费力了。
一直忙乎到了下午时分,周正这才开始组装起来了。
黏土,细沙外加隧道才按照六比三比一的比例配置好,涂抹到内侧。
底部留好了进风后,顶部留着烟道。
内部则是用锻造了许久的钢材编织成网格形状的炉簧。
组装完毕之后,周正看着炉子嘴角微微勾起一丝微笑。
也不是很难吗!
再仔细打量了一下,下方有进风通道,上方有燃烧室,左侧还有加热的地方。
没问题!
掂了一下还挺重的,周正尝试初次点火,先用干柴。
毕竟内部的黏土还没有完全的风干,若是直接烧的干裂了,这就是一个不合格的产品啊。
还好,周正的这次工作十分的认真,内部的黏土耐火层看起来十分的好,一点开裂也没有。
很不错,周正用几十块青砖简易的做了一个烟囱。
虽然...还是有点小漏烟但绝大部分烟还是飘到了最上空。
问题不大!
端来一壶水放在上面,又将中午的剩饭放置在左侧的加热隔间里面。
周正感受着炉子传来的温度。
心中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愉悦感。
“娘子,娘子!”周正喊来宋晚南,一同观看。
看着完全体的火炉,宋晚南这下是凑近了仔细地看,感受着温度以及加热中的水声。
心中十分震惊。
里面烧的是煤炭,还不是蜂窝煤。
但是周正笑了笑道:“烧蜂窝煤也行,这个只是方便,而且蜂窝煤的温度不是很高重在实用。”
不过就算达不到,也远比不用炉子强多了。
而且蜂窝煤的价格跟家的亲民,最关键的是夏天呢!
夏天还取暖吗?
要想做一个长久的生意就要考虑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