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甲等班内,陆昊的学业一直保持着中上层次,有家道渊源的培养,陆昊自幼对于史学天赋不浅,而且还有着陆羽时不时用微积分等知识言之有物地培养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才有了陆昊在这甲等班的特殊地位。
他若没有真才实学,又岂能被这些真正的天之骄子,放在后世也绝对是国家栋梁的人才看中?
若无真凭实学,又岂能有“小先生”的名号?
于谦、杨溥、杨梓荣、解缙,甚至连女学生林幼娘,自入了这国子大学。
他们的起点便已是远超大明近乎九成九的人,谁心头还没点傲气?
若只是凭着深厚背景,想融入他们的圈子,根本不太可能。
诚然。
洛阳新都的一众武将勋贵二世祖们,除了一个常升之外,耿濬、李景隆这些人在实学一道之上只是中人之资,顶多就和乙等班的圈子在一起,和他们甲等班实在是牛头不对马嘴。
志不同,道不合,不是一路人。
……
半日过去,陆昊回到府内,将陆羽归来的消息告知给了母亲徐妙云。
徐妙云听后也只是一笑,此事她早已提前知晓。
将孩子打发走后,徐妙云眼中浮现出一丝怨气,口中忍不住道:“这冤家,总算知道家里面还有人。
还有这陛下、太上皇也是……”
徐妙云心中自是知晓。
陆羽学那古之夫子周游列国,可并非是自愿,而是国朝形势不得不去。
她暗自想着。
如今陆羽归来,满朝文武皆知,影响甚大,整个大明似乎也都有了天子登基、普天大赦般大欢笑颜的盛世美景。
可在这陆羽消失的两年间,如今的实学派系,虽不说从上到下全变,但其中坚力量将近一大半,都已从陆羽的人变成了皇家的人。
时间可真是个好东西。
滴溜溜、滴溜溜地转,无声无息间就能轻易改变一切。
虽说徐妙云是这家宅妇人,可对于这朝堂政事、洛阳新都的局势,还是能看得明白,心里面自然也是有些怨气。
“夫君在倭国之处重建陆家,倒也是应有之意。”
徐妙云这般想着。
对于陆羽之前的其他举动,也就可以理解了。
自古帝王家,自古为臣者,又有几个能得善终?
或许陆羽可以,但他们陆家?
陆羽百年之后,陆家还能继续维持如今的模样吗?
古往今来,开国王朝盛世之下,衰落之后功臣被诛杀,便成了应有之义。
虽说这大明未曾有过,可终究他们陆家也不得不防。
少年时讲究意气风发、快意恩仇,事情做了便做;可待到年岁上来、成家立业,有了子嗣、有了心中牵挂之人,做事便必须顾全大局。
你意气风发了,可带来的那些祸患,你一人承受倒也罢了,可还要牵连家人。
即便家人无悔无怨,你心中又能好受吗?
许多事情不是一句两句能说得清楚的,国朝之事是如此,家宅之事亦是如此。
随后,整个陆家也开始渐渐忙碌起来。
消息传到宫里面时,正在除草、重新种着秋收这一波种子的朱元璋忽然一愣,随后扶着腰直起身子来。
不知不觉又是过了近半年时光。
他朱元璋的身子到了眼下,也确实有些老了。
养生之法再如何妙哉。
可却并非是万能的万金油,终究也还有这些不足之处。
如今的朱元璋已是快七十岁的高龄,在这个年岁下,身子骨的老化是再如何名贵的药膳、再如何精细的养生之法都掩盖不住的,终究成了无用之功。
朱元璋面上显出一抹老态,两鬓斑白,走到旁边的石桌前,一屁股坐下,拿起茶水咕噜咕噜喝了半天,缓了缓口中的干燥,这才自语道:“这混小子总算回来了。
他要是再不来,也不知道咱有生之年还能不能再见他一回。”
“皇爷爷不会的。先生肯定能见到皇爷爷,而且还能见好多好多回。”
朱雄英在旁脆声应道。
江都公主拉着朱元璋那皮肤松软、带着些老茧的宽厚手掌,小脑袋不停地摇晃着:“不许皇爷爷说这种不吉利的话。”
看着两个孙儿,朱元璋眼中罕见地闪过一道柔和之色。
数年过去,江都和朱雄英这一对姐弟也长大了不少。
朱雄英愈发大方英俊,江都公主也长成了个美人坯子。
若非陆羽在太医院提过,说女儿家最好十六岁之后再议亲同房,不然对身子、对日后生子都有影响,如今的江都恐怕已然嫁到陆家,跟陆昊——陆羽的长子凑成一对,为陆家繁衍子嗣后代了。
“雄英,江都,皇爷爷还能再多挺几年。”
朱元璋摸着两个孩子的小脑袋,继续说道。
朱雄英板着张小脸,语气格外认真:“皇爷爷一定能长命百岁的。一定能。”
说着话。
他转身就去给朱元璋准备补品;身边的江都公主则拉着朱元璋,陪着他做那些养生的动作。
为的便是延年益寿、身体康健。
“要是真能活到一百岁就好了。”
朱元璋带着些留恋地道。
他如今还远未到行将就木之时,可年岁上来了,没了年轻时的勇武劲儿,如今一顿也就只能吃三四个炊饼。
换作他年轻的时候,吃十个炊饼再配三碗羊肉汤,吃完还能去行兵打仗、杀个七进七出,也全然没事;可现在,不服老终究是不行。
那几个炊饼下肚,肚子就胀得慌,若再强吃,反而会觉得胃里更不舒坦。
“唉。”
朱元璋惆怅地叹了口气。
走着走着来到御花园。
他瞧见自家妹子马皇后正跟那些妃嫔打着麻将,时不时传来“胡了!天胡,屁胡”的笑闹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