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482章 西出阳关无故人

第482章 西出阳关无故人(2 / 2)

一个是当年安禄山的路,就是从京师南下河南,然后经过洛阳后,入潼关就可以进入关中了。

还有一条路就是从山西走。

经过山西的盆地,在龙门渡口进入关中。

李一元选择的是第一条路,也就是经过河南进入关中的路。

原因也比较简单,前任宣大总督是王崇古,而戚继光就在大同,山西还有一个和海瑞齐名的王用汲担任巡抚。

山西也是最早开征商税,进行吏科试的地区,这些年来陕西的政绩一直不错,地方官府的掌控力也很强。

相比之下,河南的成绩就很一般了。

所以李一元决定从河南进入关中,顺便查看一下河南沿途驿站的情况。

几天后。

暮色四合,尘土飞扬的官道旁,一座挂着褪色“驿”字灯笼的院显得格外破败。

通政使李一元,此刻扮作一名赴甘肃某县上任的七品县令“李元”,带着扮作师爷的徐叔礼和几名便装的京营护卫,风尘仆仆地抵达了这河南境内的驿站。

甫一进门,便嗅到一股混合着马粪、汗臭和劣质酒气的味道。

驿丞张贵,一个穿着半旧皂隶服,低眉顺目的汉子,正在清理马粪。

徐叔礼上前,递上盖着通政司“精心”伪造的勘合文书,陪着笑脸道:

“驿丞老爷辛苦,我等是赴任的,烦请安排歇息、草料,再备些热食。”

完这些,徐叔礼就要走。

在京畿的时候,经过六科和都察院的长期整顿,官方驿站已经非常严格了。

上任的官员,只有官员自己和其家人,可以投宿在驿站中,官员随行的亲随师爷,都不可以投宿驿站。

因此,在京师的官驿也形成了一个奇景。

那就是每一座官驿周围,都会兴起若干的民驿。

这些民驿可以提供和官驿同样的服务,甚至是更好的服务,供应上任官员的亲随和师爷住宿。

甚至在一些比较繁华的大驿站,周围的民驿要比官方驿站还要气派豪华。

驿站周围,还有地方上负责治安的吏员捕快维持秩序,也有查验商税的税吏,总之是一副井井有条的样子。

当然,这些都是要钱的。

但是进入河南以来,一切变了。

首先是驿路的路况是肉眼可见的下降,甚至有的驿路还长出了灌木也没人清理。

这个驿站也是破破烂烂的,周围也没有民驿。

徐叔礼要走,这驿丞却拉着他道:

“这位师爷要投宿何处?这附近荒郊野岭的,难不成要露宿不成?”

徐叔礼有些疑惑,驿臣张贵道:

“正好咱们驿站还有几间空房,诸位就挤一挤好了,只要这个到位就行。”

徐叔礼立刻明白了张贵的意思,他从口袋里掏出几枚黄铜币,张贵就立刻热情的道:

“几位里面请!”

这自然是违规行为的,但是李一元也是久在宦海了,他自然知道基层是什么样子的,并不以为意。

京畿的驿站,是有特殊的背景的。

六科都察院的长期威慑,加上京畿本身就是天子脚下,官员也不敢太放肆。

顺天府早就实行商税,地方上财力也充足,商业气氛也浓厚。

但是河南就不行了。

但是年轻的经历官徐叔礼,就对这座河南驿站没有好感。

很快徐叔礼就发现,这个驿丞十分的能干。

这个驿丞很快就接过了马,给食槽倒上了草料,虽然这些草料枯黄,一看就是去年的陈草,但是好歹也算是有了草料。

张贵又打上清水,给马擦拭身体,倒是让徐叔礼觉得这笔钱花的也不冤。

安顿了之后,徐叔礼对张贵的观感好了一点,也和张贵攀谈起来。

徐叔礼看到张贵能干,又掏出几枚黄铜币塞给他,道:

“驿丞也不容易,些许辛苦钱,今晚请你弄点热水酒菜,给咱们的马再添点料。”

大明的地方官员中,以东南任职是最好的去处。

如今又多了山东山西两个开征商税的省份,以及沿海开埠的城市。

到这些地方上任,都是不经过河南的。

所以驿丞张贵很少见到出手这么阔绰的官员,他也是十分惊喜,他连忙道:

“多谢体谅。酒菜好,但是马料,人实在是没有办法。”

张贵为难的道:

“上好的豆料,那是给有‘分量’的老爷们备着的,县里还要经常来取,实在是供应不起。”

听到这里,徐叔礼倒是也不为难张贵了,大不了到了繁华的地方,再花钱买些草料好了。

徐叔礼很快发现,整个驿站只有驿丞张贵一人在忙碌,他问道:

“张驿丞,你们这里也是一座中驿吧?按照朝廷的规定,中驿要有驿丞一人,驿夫六人,为何整个驿站,只有你一人在忙碌?”

张贵叹气道:

“规制是有,可驿站也得活啊!您瞅瞅我这地方,哪有人愿意来当驿夫,上头拨的款项连买牲口好料都不够。”

“我们这里距离京畿近,手脚麻利会伺候人的,都被京畿民驿给挖去了。”

“民驿给的工钱高,那边的当官的都和和气气的,不用受恶气。”

张贵叹气道:

“如果不是我被登记在劳役民册上,我也想去京畿的民驿打工。”

徐叔礼问道:

“朝廷拨的草料钱不够吗?”

张贵叹息道:

“省里、府里,哪个路过不要‘辛苦钱’?驿站这点家底,经得起几回刮?”

“这驿丞的差事,本就是摊派到我头上的劳役,推脱不得啊!为了维持驿站运转,我是绞尽了脑汁,赊账买米,央告乡邻帮忙,就差自己变骡马拉车了!”

听到这里,徐叔礼也觉得不好受。

才出了京师,驿站就变成这样。

和驿丞攀谈完毕,徐叔礼回到了李一元的房中。

“外面可有什么事?”

徐叔礼连忙道:

“无事发生,李大人还是早点休息,明日早点出发吧。”

李一元点头,他已经就是通政使,知道全国驿站的情况。

河南这处驿站,放在整个驿站系统中,还算是能够维持的,驿丞也尽责,有些事情睁一只闭一只眼就行了。

可没想到,徐叔礼话音刚,门外就又有了动静。

“驿丞!快点出来!县官老爷要巡县,快点将草料钱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