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当年我在画苑学习画工的时候,眼睛都差点画瞎了。”
宸昊刚入宫的时候,是在御用监干活。
这是一个负责御用器具,督造御用器具的部门。
宸昊因为画工天赋,被派去皇宫内的画苑学习画工。
后来种种机缘下,宸昊成为了大明水师的宣慰使。
也是在水师中,他重新捡起了画师的兴趣,他专注于写生,随着舰队走向四海,他开始记录下那些大明见不到的奇妙生物。
宸昊又对着黄骥问道:
“云襄,老夫有一事不明。”
“宸公请讲。”
宸昊说道:
“老夫看着南洋的气候,和澎湖也差不多,为何生灵有诸多不同?”
这个问题已经超过了黄骥的知识范围,他摇头表示不知道。
宸昊又翻开自己的画册:
“云襄请看,”他的声音带着某种压抑的激动,“这南洋的太阳鸟,与《本草图经》所载中土之雀,分明同属雀形,然其喙纤长如针,专为探入扶桑花冠深处。”
“而爪哇岛东侧那个小岛上所见之鼠,其齿竟比吕宋本岛所捕同类粗壮近倍——彼处多生硬壳坚果。”
黄骥仔细查看,从图册上就能看出区别,果然和宸昊说的一样。
黄骥放下画稿问道:
“宸公是说.生物形器,竟随水土而变?”
“非止如此!”宸昊哗啦翻到新页,炭笔勾勒的化石图形赫然在目,“这是我们之前停靠的一座小岛,于岩层中得此兽齿,形制类鼠而巨如犬牙。”
“此乃古兽的遗骸,若天地亘古不变,何以古兽之形迥异今兽?”
黄骥沉默了。
宸昊说道:
“这天下之间的生灵,都是要适应环境生存下来,是不是说生灵演化之异,就是演化环境的差异?”
黄骥思考了一下问道:
“可我们古书中的生灵,和现在的生灵没什么区别,这又是何解?”
宸昊说道:
“这种演化之漫长,怕是要比人类的信史长很多。”
黄骥又说道:
“那宸公的意思,这是女娲造物?司命所属?”
黄骥是数学家,也是天文学家。
随着他对星象的观测,他早就对星辰神灵之说祛魅了。
这星体运转,不过自然法则,是可以通过算学来计算出来的,并非什么天人感应玄奥之事。
黄骥也使用望远镜观察过月亮,他也清楚月亮之上没有月宫,也没有吴刚嫦娥。
所以他本能的抵触有关神灵造物这种说法。
宸昊却说道:
“老夫倒是觉得,这是自然演化之功。”
“自然演化?”
宸昊说道:
“古兽之所以绝迹,是因为现在的环境已经不适合古兽居住了,古兽自然就灭绝了。”
“南洋太阳鸟长喙,是为了吸食花蜜。”
“爪哇岛上的鼠善食坚果,所以牙齿爪子更加尖锐。”
“如果换个想法,不是女娲造物,而是不能适应环境的都死了,剩下不就是能适应环境的生灵了吗?”
这句话说完,黄骥被狠狠的震撼到了!
这是自然演化之妙,和天文数算一样,都是人类追寻天理时候问出的最根本问题之一!
这次经度之战之行,宸昊竟然能有这样的成果!
黄骥突然说道:
“育种!”
宸昊点头说道:
“正是如此。”
“老夫也看过史书,如今大明稻粟产量,可要比秦汉时代高出了很多,这其中固然有农学进步,但是稻粟是不是本身也在变化?”
“育种的时候,低产的稻粟种子早就被人类筛选淘汰了,能够种植的都是饱满高产的种子。”
“这种人工代替自然,进行的筛选,让最适应环境的种子留下来。”
宸昊说出了自己这些日子,在颠簸的海浪中,思考出来的结论: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听完这些,黄骥只觉得四个字浑然天成,似乎一下子就道出了天地演化的道理来!
“宸宣慰使!黄少史!看到岛屿了!”
张敬修冲进了船舱,他并不知道刚刚在这里发生了一场多么伟大的谈话,只是向两人报告这个好消息!
一座大岛,覆盖了森林的大岛出现在地平线上,整个郑和号的船员都欢呼起来。
森林就意味着岛上有淡水,可以补充木材,维修船只。
没有比漫长远航之后,再次踏上陆地更让人高兴了。
宸昊和黄骥立刻离开船舱,他们也看到了越来越近的岛屿。
“这是西洋人海图上从没标志过的岛屿,我测算经纬度之后,这座岛屿大概在我们航程的中间。”
如果苏泽看到这座岛,再看到张敬修的海图,大概会惊叹他们竟然到了夏威夷。
但似乎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这座北太平洋中心的岛屿,本就是是连接亚洲、美洲和大洋洲的海空运输枢纽。
——
和发现了岛屿的郑和不同。
使用航海钟法来计算经纬度的法显号,在航行中遭遇了风暴,偏离了原本的航线。
张毕不断的测算经纬度修正航线,但是由于洋流和风向的问题,始终没有回到正确的航线上。
而现在,整个法显号遇到了另外一个问题。
瞭望手汇报,他们发现了一座陆地。
法显号上开始狂欢,船长李经也找到了张毕,询问他是不是抵达了南州(南美洲)?
张毕疑惑的看着这片陆地,绵延的海岸线,可以确定这不是一座岛屿,而是一片完整的大陆。
可按照他的计算,他们的航线才完成了一半,按照张毕计算的经纬度,距离南州也尚远。
这到底是哪里?
难道在南州和中土之间,还有一座大陆?
张毕迷茫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张毕对自己的计算十分自信,他找到到了船长说道:“李船长,这不是南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