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象征团圆的元宵,石英与雪代缘便再次收拾行装,准备下山。
临行前。
石英郑重地向吕诚保证,每周一次的电话绝不会断。
吕诚只是点了点头。
让石英将一些年货带下山去。
2054年。
对高原政府来说是异常艰难的一年。
3343亿赔偿金如同一个巨大的财政黑洞,开始贪婪地吞噬本就不甚丰盈的国库,其影响如同瘟疫般迅速蔓延至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医疗预算被大幅削减。
曾经由政府补贴、价格相对低廉的药物和基础医疗器械供应变得极不稳定。
黑市上。
一瓶普通的抗生素或一盒止痛药的价格翻了几番,成为普通人难以负担的奢侈品。
医院里人满为患,却因缺乏药品和耗材,许多治疗只能一拖再拖,甚至演变为只诊断,不治疗的尴尬局面。
公立学校系统几乎停摆。
教师的微薄薪水被长期拖欠,校舍因缺乏维护而在雨水中加速破败。
绝大多数适龄儿童失学,知识断层在下一代中急剧扩大。
文盲率飙升。
高原政府提供的合成食物和营养膏配给量削减,质量也明显下降。
垂直农场和室内牧场的产出。
更多被用于出口换取硬通货或直接供应方舟建设兵团,流入市场的份额减少,导致新鲜蔬果和肉禽蛋的价格飙升到令人咋舌的地步。
底层幸存者不得不出海狩猎变异生物,或是接受那些风险极高的私人雇佣工作。
佣兵与赏金猎人之类的灰色职业与产业链正在逐渐兴起。
同时。
高原政府还在加速资产变现。
除了土地特许经营权。
一些非核心的国有工厂、研究设施甚至部分早期建设的防御工事,也被列入评估,准备向私人资本出售或寻求合作。
国家的资源被极度向方舟计划本身及其直接相关的产业链倾斜。
社会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
一边是围绕着方舟、享有相对安全保障和资源供给的核心圈,另一边则是自生自灭、在泥沼中挣扎的外围圈。
这种阶级的变化十分直观的体现在了称谓上。
东淮城这样的城市,被称为岛内,治安稳定,经济发达,人上人。
新萨拉这样的城市,被称为岛外,治安极差,经济下行,拉完了。
若说2054年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好消息。
那便是,3343亿的第一批款项到位之后,天和重工对方舟的核心区域展开的修缮和维护,并对外披露了方舟计划的建设进度。
已经完成了74.3%。
这无疑给了境外资本打了一根强心针。
这些资本的涌入,也让紧绷一整年的高原政府,稍微松了一口气。
这一年。
石英的异人救助基地在磕磕绊绊中初具雏形。
凭借完全体的自动武装和雪代缘的协助,她成功地在东淮城和新拉萨建立起几个隐秘的安全屋和初步的信息网络。
她每周打给吕诚的电话里。
逐渐褪去了最初的兴奋与莽撞,多了几分沉稳与思考。
更多地是,开始讨论如何甄别真正需要帮助的异人、如何规避李氏药业和其他势力的眼线、如何维护组织的基本运行。
石英给组织起名为:【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