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双重传说(1 / 2)

隔江相对的西岸,半环形的石岩自然形成了一座天然的祭坛。那岩层的纹理之间,浸透了暗红斑痕,仿佛是千年都未曾干涸的龙血,弥漫着一股令人胆寒的气息。

“到了!这便是大禹诛杀孽龙的刑场。”

微尘道长声音干涩,他缓缓抬起手,指向岩壁上一道横贯山体的巨型刀痕说道,“《巫山县志》记载:‘禹王导水至此,一龙错行水道,遂斩之’——此峡故名‘错开峡’,此台便是斩龙台!”

此时,守静真人身着的杏黄道袍无风自动,手中的罗盘也疯狂地震颤起来。

她神色凝重地说道:“此地煞气已凝成实质!你们看江底——”

众人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在那浑浊的江水之下,隐约可见无数青铜巨钉楔入河床。钉身刻满了鸟虫篆文,这些神秘的文字构成了一个覆盖整片水域的镇封大阵。

阵眼之处,正是那锁龙柱投下的阴影。从柱底延伸出九条手臂粗的铁索,缓缓沉入江心,而锁链的尽头赫然缠绕着一具小山般的神秘骸骨!

白骨上残留的墨绿苔藓,与陈龙身上鳞甲的颜色如出一辙。

这里有着双重的斩龙传说。

除了大禹治水斩龙,还有另外一个故事自古流传。

四千年前,洪水肆虐,几乎灭世。

瑶姬帮助大禹疏通三峡,然而一条黑龙私自更改水道,引发了山崩。

大禹将其锁在这根柱子上,长达七日七夜。

在一个雷暴之夜,禹王亲自手持开山斧,斩落了龙首,龙血喷溅而出,染红了十丈岩壁。

而在更古老的传说中,舜帝在此处决了擅改雨令的青龙。

原本应该降下细雨滋润农田,青龙却为了私会情人,骤然施下暴雨,导致历山化为千沟万壑。舜帝以人王敕令引动地火,将龙魂炼入了石台。

“所以斩龙台实为‘双刑台’!”守静真人挥动拂尘,扫过水面,激起一片血色涟漪,“舜王诛其魂,禹王戮其躯。两重帝王杀伐之气叠加,才造就了这至阳至煞之地,——但这也是唯一能切断九幽死线的地方!”

仿佛是在回应她的话语,陈龙突然发出了一声凄厉的龙吟!

她皮肤下的墨绿鳞片疯狂地突起,背后浮现出一道扭曲的龙影——头角狰狞,爪生七趾,正是典籍中记载的“错水黑龙”模样!锁龙柱上的青铜链骤然绷直,江底骸骨的眼窟窿里燃起了幽绿鬼火。

“它在唤醒被斩的龙怨!”我嘶声吼道。

此时我的灵魂裂痕在双重龙威的碾压下再度崩开,却也因此感知到了地脉深处更恐怖的真相:“不止……舜帝镇压的那条青龙残魂也在苏醒!”

此时,阴风卷着腥气掠过江面,半环形石台上浮现出三个重叠的虚影。

舜帝高举赤玉圭,引动天雷,龙影在电光中痛苦地扭曲。

大禹挥动开山斧,劈向黑龙的颈鳞,斧刃溅起黑血。

还有一名道士模样的虚影,手中的朱砂符笔在岩壁上不断游走,字迹缓缓渗入龙血纹路,看样子是在封印斩龙印记!